财经分析 住宅 内容详情
2025年住房市场分析:区域契税政策调整释放购房红利
 住房 2025-03-11 18:12:57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住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宁波近期调整住房契税政策,明确市六区内部各行政区划独立进行住房套数查询,这一举措显著降低了跨区域购房者的税收负担,并释放出地方性住房市场调控的灵活性信号。在2025年全国住房供需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区域性政策创新或将成为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支点。

  一、住房契税区域认定规则优化释放购房成本红利

  3月10日起,宁波市对六区(海曙、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奉化)住房套数查询范围进行调整,由原本统一的“市六区”合并计算,改为按行政区划独立统计。例如,若家庭在海曙和奉化各有1套房,在鄞州区新购首套房时,契税将仅以鄞州区域内房产为基准,不再叠加其他区域住房数量。这一变化直接降低了跨区域购房者的缴税基数,使部分购房者从“第三套”降级至“首套”,契税比例由3%降至1%,显著减轻了经济压力。

  二、住房套数查询范围细化推动区域市场差异化发展

  调整后,各行政区划(含高新区、东钱湖镇等特殊区域)成为独立的住房认定单元。以鄞州区为例,其辖区内的新明街道、聚贤街道和梅墟街道均被纳入同一统计范畴;而镇海区则单独包含贵驷街道。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减少了跨区购房者的重复计税问题,还可能促进各区域住房市场的差异化发展——购房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行政区内未持房的区域购置首套或改善型住房,从而激活区域市场活力。

  三、住房交易案例解析凸显新政对购房者利好

  以具体场景为例:某家庭在海曙区和奉化区各有一套房,在鄞州区新购首套房且总价为100万元时,调整前按市六区合并计算属于第三套,需缴纳3%契税(3万元);调整后仅统计鄞州区域,则视为首套房,仅需缴纳1%(1万元),直接节省2万元税费。此类案例表明,政策通过缩小住房认定范围,精准降低了多区域持有住房家庭的购房成本,尤其惠及改善型购房者和跨区置业群体。

  结语:新政为住房市场注入长效活力

  宁波此次住房契税政策调整的核心逻辑在于“以区划定规则”,既响应了购房者对税收公平性的诉求,又通过区域化管理策略推动多中心住房市场的均衡发展。随着此类地方性调控措施的深化,未来三年内住房交易活跃度及区域供需匹配效率或将成为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变量。在2025年住房市场分析框架下,政策创新与精准施策的结合,有望为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延伸阅读

分析师:住房和食品领域对通胀贡献最大(20241010/20:38)

分析师Enda表示,住房对通货膨胀造成压力是意料之内,但食品领域似乎也发挥了作用。9月份住房指数上涨0.2%,食品指数上涨0.4%。这两个指数合计贡献了所有项目增长的75%以上。

严跃进: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将提振楼市信心(20240930/04:51)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在目前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时期,需要持续发挥好政策的调整优化和引导功能。当然,各地房地产发展有各自的特殊性和特点,所以要发挥地方政府对市场调控的自主权,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此次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支持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自主权,是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的有力举措。这些一线城市住房政策的调整,是落实“调整住房限购政策”的具体行动,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升房地产市场信心,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中国建设报)

刘俏:住房消费可能是未来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答案(20240929/08:07)

9月28日,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谈到房地产问题时指出,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可以通过投资也可以通过消费,其中,买房主要是投资,而未来,通过大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长租公寓,让大家以住房消费的形式在城市居住下来,一方面可能使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最终形成,另一方面,也把可能一大批未来的新市民,从房贷、住房首付的压力中释放出来,有更多的财富、精力、时间去做更自由的探索。因此,房地产整体上对GDP的贡献其实比现在会大幅提升,房地产行业永远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点行业,背后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房地产模式,即从过往的简单的开发商模式,向未来的“开发商+经营商”模式转变,住房消费可能是未来房地产进一步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答案。(澎湃新闻)

刘俏:通过保障性住房,将人们从房贷压力中释放出来(20240928/13:17)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表示,以往房地产主要是通过投资方式贡献经济增长。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大量保障性租赁住房,长租公寓,以住房消费的形式在城市居住。他分析称,一方面,这意味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最终能够形成;另一方面,也把一大批未来的新市民,从房贷,住房首付的压力里面释放出来,有了更多的财富、精力和时间去做些更自由的探索。“我想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一个最根本的,也可能是最真实的动力,把整整一代人,4个亿人能够从生活的压力里面解放出来,让他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去探索他们的兴趣,或者在职业上的一些选择,我觉得会带来很多创新的活力,这是我们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可能需要的”,他说。(睿见)

智库圆桌: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20240920/07:09)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专家指出,保障性住房包括救助性、援助性和互助性层次,重点面向困难群体和新市民。各地通过因城施策、产业配套和国企参与等方式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此外,国际经验显示,政府收购、直接新建和开发商配建等模式也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继续完善政策,优化供需匹配,满足多元化需求,仍需各方努力。(经济日报)

住房“以旧换新”等政策加持,成都9月首周二手房成交量逆势上涨(20240913/12:32)

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数据,9月首周(9月2日至8日),成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348套,环比下降5.1%;二手住宅成交3627套,环比增长1.5%。记者从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了解到,自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活动以来,包括龙湖集团、招商蛇口、保利地产、新希望地产等企业,截至目前,成都已有100多个新房项目、60余家房产经纪机构加入,并为以旧换新提供专属优惠。成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房企推盘力度、营销力度将有所提升,预计9月成都市场整体成交有所回升。“但考虑到楼市行情还受到宏观经济等多项因素影响,预计新政刺激或仍以短期脉冲效果为主,整体增幅相对有限。(每经网)

华泰证券:住房分项反弹推动美国8月CPI超预期(20240912/07:29)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总体而言,美国8月CPI反弹主要由住房分项反弹推动,而商品通胀降幅也有所收窄。目前联储或更关注劳工市场下行风险,目前到9月议息前已经没有劳工市场数据发布,所以,基于8月CPI数据,市场对9月降息50基点的预期有所下修。8月CPI回升,但由于联储政策天平向“稳增长”倾斜,1个月的通胀数据应该不是9月降息幅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建议关注下周二零售数据,来判断增长势能的走势。

机构前瞻美国CPI:住房成本下降有望使美国通胀降温(20240911/16:34)

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Russell Price表示,随着住房价格降温,美国通胀指数可能会继续回落。他指出,Apartment List的《全国租金报告》上个月表示,美国公寓租金价格在8月环比下降0.1%之后,其平均价格已比一年前略便宜。他表示,现实世界的价格下降开始体现在CPI中只是时间问题。通胀反弹的风险总是存在的,但住房成本的下降是通胀不太可能出现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

降门槛增额度 多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20240809/00:24)

近期全国多地密集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7月份以来,广州、武汉、南京等约50城陆续优化公积金政策,其优化方向主要为降低首套、二套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优化公积金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等政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企稳回暖,各地都在权限范围内积极扩大支持政策力度,优化公积金政策是其中一个发力点。考虑到住房公积金利率由央行决定,当前各地主要从降低首付、上调最高额度等角度优化政策。(证券日报)

中国金融时报:专家称住房租赁行业有市场、有空间(20240718/07:32)

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援引业内人士称,中国总量上已进入不缺房时代,但结构性困境仍存,租房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住房租赁行业有市场、有空间,盘活存量发展保障性住房、支持住房租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破局”的新思路。专家表示,未来,要拓宽对保障性住房的理解,应该从一个家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住房需求的角度来定义保障性住房,而不只限于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住房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