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药物使用不当,只会给身体早造成伤害。而儿童因为生理上还没有发育成熟,他的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对于药物的处置能力比不上成人。所以对于有些药,相比成人而言就更加敏感,如果用的不恰当,可能就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其中新生儿高达24.4%,分别是成人的2倍和4倍。接诊的中毒儿童中,因药物中毒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每年大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合理致聋。死于不合理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比高达32%。不合理用药与缺少儿童专用药是儿童用药安全的两大焦点。
八成以上家长存在儿童给药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缺乏服务于儿童的医生和药师,家长给药行为不当也会给儿童带来安全风险。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家长存在儿童给药安全隐患。,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安全隐患。其中,有72.5%的家长擅自给孩子停药;42.7%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34.7%的家长让孩子同时服用多种药;27.4%的家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19.8%的家长将药溶于牛奶、糖水、饮料、粥、汤中。
儿童“缺医少药”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儿童“缺医少药”的问题也很突出。《白皮书》指出,在中国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专业的儿童用药制造商仅10余家。目前儿童患病数量占患者总数的近20%,而在常规药品中,与3600多个成人处方药相对应的是,儿童专用药仅有60多种,不足1.7%。95%以上的药品没有儿童用药安全包装,不配备专用量器。
我国儿童用药普遍“成人化”
我国的儿童用药目前出现普遍“成人化”现象,只能在成人剂型的基础之上减轻份量服用,医生开给儿童患者的处方中经常出现诸如“半片”“四分之一片”的字样。在一些药品的包装说明书上,甚至根本没有儿童剂量的规定,只是有“酌情酌量使用”或者是“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等模糊的提示,很难做到精确用药,为儿童用药安全埋下巨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