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2年2月,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涨,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在克服障碍后,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体现在产量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等,为下一步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下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合理缩减,单一品种制种规模减少,制种组合增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全国杂交玉米落实制种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6万亩,减幅为9.5%,其中大田玉米落实制种面积200万亩,青贮玉米26万亩,鲜食玉米4万亩,除新疆北部基地遭遇干旱,甘肃少数基地锈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发生较重外,其余基地田间长势总体良好。据2022-2027年中国优质玉米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272万亩。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人才积累,新品种研发层出不穷,新技术提升与时俱进。现从三大市场状况来分析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玉米进口贸易的变化,一是近年来进口量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国内玉米供需格局偏紧持续,玉米进口将呈扩大态势。由于2020年下半年美元走弱以及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导致我国玉米进口价格远低于国内收购价,同时国内存在较大的玉米需求,我国玉米进口量陡增至1129.39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9.8%。2021年1-10月中国玉米进口量为2623万吨,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中国玉米进口量再创新高。
我国的玉米进口来源主要集中于乌克兰和美国,两国玉米占到全国进口玉米的94.21%,其中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第一大来源地,约占到玉米进口的55.76%。而2020年由于乌克兰玉米减产以及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经贸协议的需求,对美玉米进口有所增加。未来我国对于进口谷物的需求依然强烈,国内玉米市场有效供给有限,且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台后,中美贸易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如果国内进口美国玉米的总量继续增加,将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深加工玉来消费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深加工玉米消耗量为6390万吨。由于玉米价格高、陈稻谷和陈小麦去库存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预计到2022年中深加工玉米消费量将这到6800万吨左右,同比将增长约400万吨。
目前距乌克兰玉米播种季节越来越近,俄乌冲突还可能对乌克兰玉米播种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农田可能无法及时播种。原油价格高企使美国用于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费量增加。综合看,预计后期国际玉米价格将高位震荡。
以上就是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