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行业产量增长速度平均达到16%左右,2019年液态奶产量2505.59万吨,华北地区占38.19%,华东地区占31.25%,以下是液态奶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液态奶行业分析指出,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棚改计划量较2018年腰斩且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基数渐高后礼品替代速度也趋于减缓,液奶需求增长受到较大影响,2019常温奶增速大幅放缓至3.0%,较2018年同期9.0%的增速减速明显,低温奶受到常温酸奶的挤压而出现负增长,增速同比下降6.2pcts至-0.7%。
伊利和蒙牛的双寡头行业竞争格局稳定。两者合计市占率从34.9%提升至2019年43.8%,并有进一步提升趋势。液态奶行业产业布局指出,伊利深耕渠道,对终端掌控能力强。伊利在常温液态类乳品的零售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达到33.8%;市场渗透率达到80.1%,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直控村级网点近53万家,比上年提升了54%。
下游乳企的成本压力与竞争压力存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过去原奶价格走势与乳制品龙头盈利能力的变动趋势看,当原奶价格出现抬升时,伊利及蒙牛的毛利率受成本压力有所下滑,但在行业性成本压力凸显时,乳制品主要企业会达成减少促销打折的默契,实现行业性的变相提价,以缓解成本压力。
目前,我国液奶企业可简单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全国化龙头,如伊利、蒙牛,液奶收入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品牌影响力高,渠道下沉至乡镇层级,具备较强的新品研发和推广能力;第二梯队为跨区域品牌,液奶规模在30-150亿元,如光明、新希望、三元、君乐宝等,在根据地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将业务延伸至其他区域,拥有跨区域的品牌、渠道基础;第三梯队为省级龙头,液奶规模在10-30亿元,如完达山、燕塘等,业务聚焦于省内,产品线完备,并有区域特色大单品,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一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液态奶健康方面的需求相对更加看重;二、三线城市以及其他中小城市则更加关注液态奶的味道、美容减肥效果、满足小孩喜好等方面,且更易受身边朋友影响。液态奶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华北地区(除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外)整体比例较低,西部地区比例很高,另外长江流域省份也相对较高。
整体来看,我国乳制品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实质性创新等问题,导致各乳品生产企业将竞争的重点放在产品价格和规模扩张方面。随着近年来乳品企业产业布局的逐步确定,低端奶市场价格的逐步透明化,行业巨头纷纷发力高端乳制品市场,未来高端奶市场将成为乳制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上便是液态奶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