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 内容详情
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养老地产 2016-10-31 09:18:26

  中国更多的老年人须居家养老,这是文化背景使然,也是客观现实使然。老龄化社会到来,对中国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社区自治更多将依靠社工组织来管理。现对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到2020年,中国需要145万社会工作者,目前仅仅有50万左右,还有将近95万的人才缺口。而当下的情况则是,中国每年只有3万多毕业生,且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并不从事本行业。

  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将催生巨大的居家照顾和家政服务市场,需要有社区服务跟上来,无论是送上门的居家护理也好,还是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内享受日间照料服务,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将是主要的支撑力量。

  专业人才必然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政府要设定一些条件,让人觉得进入养老产业有就业机会,且不卑微。要给社会工作者一种应有的地位和荣光,以及相匹配的体面的收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服务还需要接续进行。对于任何一个长者,一定会经历60多岁在家,70多岁接受社区服务,80多岁走向专业的养老机构,这是不可抗拒的一个过程,其间伴随服务模式的重新构建。

  在这样一个模式下,社区始终是中国养老产业的主战场,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一定是要向社区倾斜的。巨大的需求与巨大的缺口,使养老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刺激养老服务产业的体量倍增。

  养老地产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表明目前现状并不乐观,这个市场的发育还存在不可忽略的结构性矛盾。中国老年产业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恺悌分析认为,巨大的总需求下,中国的大量养老床位却处在闲置状态,空置率据统计达到48%,而实际情况可能远超这个数字。

  养老产业看上去很美,它是体量和需求巨大的产业,却并非暴利行业。张恺悌说,当下的养老服务始终在微利运行,甚至赔本也赚不来吆喝。以北京的养老市场为例,大量床位空置的同时,一些公立养老院却是爆满,排队等候床位的动辄几百人。因为这些养老院享受国家补贴,服务设施齐全而床位费便宜,所以一床难求。

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而一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如果配套完善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运营成本就会居高不下,很难得到老年人的青睐。如果降低服务水准,只满足基本的生活服务,则很难称其为合格的养老机构。如果没有补贴,民营企业提供公立养老机构同样的环境和服务,则必然会赔本,这就是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

  张恺悌曾参与中国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在几年前,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养老床位短缺曾经是一个时期的指导方向。但显然,单纯满足床位的增长,遭遇了市场寒流,养老市场如何健康有序推进,又进入了反思和总结的阶段。

  前不久,上海市公布了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发展方向。以此为标志可以探查养老模式顶层设计的曲折反复,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角色,从补充到支撑,现在从支撑变为补充。在一些政策文件中,究竟是支撑?还是补充?至今仍语焉不详。

  遗憾的是,十二五期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抓住养老产业转瞬即逝的风口,出台了一些非理性的支持政策,在土地出让和金融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在极大刺激养老地产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泡沫。

  “养老产业无疑是一个大蛋糕,但要看这个蛋糕是不是做成了?”张恺悌认为,养老产业仍处在做蛋糕的过程中,分蛋糕的时候还远没有到来。在这个漫长的培育期,养老市场必须有社会资本进入,要让他们进得来,还得留得住。

  虽然养老地产相关项目超百个,但绝大多数是面向高端人群,中低阶层养老需求遇冷。据悉,不少养老地产项目每月价格动辄上万,中低阶层显然难以承担。

  之所以会出现养老地产高端化,一是由于高端化更利于企业实现盈利,二是当前国内养老模式的主流仍是居家养老。

  养老地产涉及配套较多,包括餐饮、娱乐、养生、保健、医疗等内容,带来的成本是可以想象的。同时,还难以享受到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只好选择满足高端人群的养老需求,以保证项目不亏损。

  养老理念的落后,是国内居家养老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这对养老地产来说无疑是一大利空,导致许多养老公寓入住率不高,不少项目因此陷入亏损。

  从这点来看,养老地产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老龄化并未加剧以及缺乏政策保障前,市场对养老地产的需求量可能并不大。即便是高端市场,恐怕也不会有大的增长。

  但养老地产的前景是无疑的,其潜力要得以充分释放,还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的共同作用。当前房企、险资更多的是试水之意,也是造成与市场主体需求不符的重要原因。

  未来,养老地产企业要满足层次不同的老年人需求,开发综合性住宅养老地产产品,即以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力和需求为主,如此才能推动养老地产发展壮大,才能从中受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养老地产相关研究报告
养老地产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