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 内容详情
血浆行业环境
 血浆 2019-03-15 15:35:43

  未来几年国内血制品企业加强浆站建设,预计采浆量能够保持10%年复合增长量,但仍需5-10年时间才会达到供给平衡。多年来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主要限制因素是原料血浆供应不足,以及价格的非市场化管制,随着政府限价的取消和浆站获批速度显著加快,行业量价限制因素逐步解除。以下对血浆行业环境分析。

  血浆行业环境分析,2015年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由2011年109亿元增加至165亿元,近五年年CAGR为17.8%。随着血制品价格放开、浆站审批数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等,血浆行业分析预计2015-2019年血制品行业的CAGR为 27.8%,到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557亿元。

  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血浆行业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血液制品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各个血液制品品种的人均保有量都还远远没能达到理论保有量水平,人均血制品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美国血白蛋白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2.5倍、静丙是15.8倍、凝血因子是15.9倍,中国血液制品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现从四大风险来分析血浆行业环境。

  一、汇率风险

  随着国外市场拓展和公司生产规模扩大,血液制品企业出口收入以及进口的采购金额将不断增长。血浆行业环境分析,人民币汇率如果发生较大变动,血液制品企业产品出口价格及进口材料采购价格将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影响血液制品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水平。

  二、政策风险

  血浆行业环境分析,生物制药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与其他行业相比,受监管程度较高,包括产品质量、生产标准、行业准入等。血液制品属于高风险产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血浆采集到血液制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血液制品批签发工作的通知》,自2007年6月1日起,对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实施批签发,2008年1月1日起对所有上市销售的血液制品实施批签发。上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但同时对于合格产品则增加相应的仓储费用、检测费用、样品费等,从而血液制品企业盈利水平。

  三、原材料风险

  血浆行业环境分析,2007年以来,有关监管部门对浆站进行大力整顿规范,血液制品全行业出现采浆量较大幅度下降、原料血浆供应存在较大缺口,2006年全国投浆量为4687吨,2007年预计不超过3000吨,同比下降约40%。可能造成健康人血浆供应不足的风险。

  四、安全性风险

  血液制品是从人血浆中提取,由于其原材料的特殊性,使得该类制品可能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导致交叉感染、血源性疾病传播等重大医疗事故。血浆行业环境分析,同时,由于受科学技术及人类认知水平的限制,仍有许多病毒未被人类发现,存在因未知病毒导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血浆行业环境分析,单采血浆行业在我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运用"单采血浆术"提取人血血浆应用于临床救治和血液制品加工的行业。它曾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也曾闯下过滔天大祸。而如今,它更多面临的则是挑战和机遇。为了抢占上游的原料资源,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大型血液制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获得新建浆站。相关龙头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兼并收购成为其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血浆相关研究报告
血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