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铜行业发展趋势
  2021-03-16 11:36:06

  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不同区域对铜消费增速的贡献存在差异,中国过去十年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以下是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铜行业发展趋势

  铜行业分析指出,铜价上涨主要来自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共同复苏带动需求提升和供给端增速的下降(Escondida铜矿、LasBambas等全球几个主要铜矿工人罢工、印尼政府限制铜精矿出口等)。同时,美元指数走弱、中国禁止废铜进口预期等因素亦共同促进铜价上行。

  我国铜产业储量总额3000万吨,全球占比4%,排名世界第六;铜矿产量161万吨,全球占比10%,排名世界第二。铜行业发展趋势指出,以下三类总量均为世界排名第一,分别是铜精矿产量766万吨,全球占比34%;铜精矿消费量1030万吨,全球占比46%;铜材产量1682万吨,全球占比65%。

  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区(山东、广西)在铜冶炼分布的比重在加大。铜加工行业分布部分由发达省份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和上游生产基地转移。

  铜产业投资发生了一些变化,矿山投资比较稳定,且在2014年铜矿山投资大于冶炼,近几年投资额都维持在250亿元左右;冶炼投资在2011年达到338亿元高峰,随后投资出现大幅下降,2019年为190亿元;铜加工行业投资热点不减,2019年达520亿元,2019年整个铜行业投资953亿元,占全国15.3%。

  截止2020年,我国再生铜总产量为320万吨,其中再生精炼铜产量为235万吨,直接利用量为85万吨,直接利用占比为25.2%。

  目前,我国铜业发展的现状是:加工能力大于冶炼能力,冶炼能力又大大超过铜精矿的保障能力。粗铜冶炼能力达到220万吨,当年粗铜产量192万吨,电解铜产量258万吨,铜加工材产量467万吨。当年全国铜的消费量为475万吨铜(含精铜320万吨),其中国内铜精矿资源和废杂铜回收提供的数量有限,还主要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趋势一:电动汽车市场拉动铜需求。铜行业发展趋势指出,随着多款新型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电动汽车有望在2021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电动汽车技术高度依赖铜材,其铜材需求量有望从2020年的18.5万吨增至2030年的174万吨。电动汽车的多个关键部件都用到铜,如电池、电机、充电站以及配套设施等。此外,电动汽车技术越先进,铜材的需求量就越大。内燃机通常要用掉23公斤铜,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要使用40公斤铜,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要使用60公斤铜,而纯电池驱动电动汽车则需要多达83公斤的铜。

  趋势二:水资源危机日趋严峻带来的新机遇。铜是一种耐用可靠且性能稳定的金属,特别适用于水管设施的铺设。其良好的防渗透性可以防止石油、杀虫剂和化肥等污染物进入水系统。铜还具有防腐蚀能力,同时也是人体生长和发育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使用铜制水管来代替铅制水管。铜制供水设施已经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密尔沃基和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等许多城市成功投入使用。

  趋势三:电气化。电气化的崛起意味着电力将进入汽车、供暖和制冷系统等原来仅限于燃料供能的领域。人们收入的增加使得数百万的家庭能够使用各种电器和制冷设备,这必然会推动全世界的电力需求增长。另外,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其电气化发展速度在2020年首次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发电、配电和输电需要用到大量的铜材。铜是绝好的导电材料,在高温下依然表现出色,这有助于电气系统并入大型电网,以上便是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铜相关研究报告
铜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