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2020年全球铜消费量已超过2248万吨,中国采矿企业共274家,资产总额1040亿元、负债率58%,以下是铜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2020年世界铜的储量为6.9亿吨金属量,铜矿资源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美国、墨西哥等国,上述国家铜储量总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1%。其中,智利、澳大利亚、秘鲁三国的铜储量之和约占全球铜储量的50%。
我国铜产业储量总额3000万吨,全球占比4%,排名世界第六;铜矿产量161万吨,全球占比10%,排名世界第二。铜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以下三类总量均为世界排名第一,分别是铜精矿产量766万吨,全球占比34%;铜精矿消费量1030万吨,全球占比46%;铜材产量1682万吨,全球占比65%。
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区(山东、广西)在铜冶炼分布的比重在加大。铜加工行业分布部分由发达省份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和上游生产基地转移。
从产品类别看,我国铜产品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铜资源整体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20年国内净进口铜金属量较2013年增加了36%。铜行业分析指出,随着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实施,废铜进口同比下降32.2%,铜加工材出口持续增长,全年累计出口量51万吨,同比增长6.7%。
从产品均价看,2020年铜现货均价47739元/吨,同比下降5.8%。规模以上铜企业实现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铜矿采选行业实现利润56亿元,同比下降3.9%,铜冶炼行业实现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6.6%,铜压延加工行业实现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6.5%。
从消费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铜材产量为1168.00万吨,同比增长11.00%;同期受下游家电、电力投资增速下降的影响,全年铜材表观消费量约为1130万吨左右,较2018年有所下滑。铜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2020年以来,铜材生产增长加速,全年产量为1340.76万吨,同比增长23.74%,为200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2021年,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将对铜市场和国内终端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国内铜消费将持续放缓,环保压力不断加大,铜行业下行压力较为突出,建立全流程绿色制造体系、发展高端铜材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支持铜行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行业从关注产品质量性能转向更加注重提升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建设智能铜矿山和智能工厂,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铜的功能性材料作用,积极发展高端铜材,扩大铜应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发展,以上便是铜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