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为黄渤海常见经济食用鱼类,主要栖息在海口河川咸淡水交汇处,以水底泥中微生物为食,春季三四月份于河口附近产卵,幼鱼时常随潮溯河在河口处生存,成为海港主要养鱼对象之一,以下是梭鱼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
梭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天然环境中主要摄食有机碎肩,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梭鱼行业分析指出,2019年我国梭鱼海洋捕捞产量为11.8万吨,同比2018年的13.5万吨下降1.7万吨。
梭鱼行业定义及分类指出,梭鱼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
成年梭鱼几乎没有天敌。北美墨西哥湾的梭鱼,似乎特别好奇与机警,对于潜水员的出现,它们能很快意识到,并作出反应。相形之下,鲨鱼的反应就迟钝得多。其实这是因为鲨鱼视力较弱,观测周围的事物变化主要依赖它们敏锐的嗅觉,而梭鱼则是仰仗一副好眼力,至于嗅觉,就不怎么样了。
富饶迷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太平洋海域,生活着1000多种鱼类,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海洋生物环境,此处也是梭鱼的发源地。要在如此错综的生物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一水域的梭鱼往往组成鱼群作为防御的手段。
我国梭鱼产品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全国共有1200多家梭鱼企业,年产值100多亿元,梭鱼产业占全球40%的份额。其中,规模以上梭鱼企业有3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87.3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梭鱼企业有10家。
梭鱼行业定义及分类指出,我国梭鱼海洋捕捞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和福建等地,2019年山东省梭鱼海洋捕捞产量为2.65万吨,广东省梭鱼海洋捕捞产量为2.42万吨,福建省梭鱼海洋捕捞产量为1.45万吨。
目前,我国梭鱼养殖可分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
1、自然繁殖:梭鱼称“肉棍子”、“红眼鲻”等,是中国沿海珍贵的咸淡水养殖新品种。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利用滩涂港汊及内河池塘等水域,人工养殖梭鱼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平均每0.067公顷产鱼750多公斤。
2、人工养殖:养殖池配有独立的进、排水及增氧设施。养殖期间用1台2.2 kW的罗茨鼓风机通过管道及散气石增氧,每个养殖池放散气石10个。养殖用水为经曝气后的地下深井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要求,养殖池进水口常年水温14~18 ℃。另外,配备10kW柴油发电机、2.2kW罗茨鼓风机、深井泵各1台备用,以上便是梭鱼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