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社交网络增长动力十足,普及率也有显著提高。全球约23.4亿人经常访问社交网络,年增幅9.2%,占全球总人口的32.0%,占网民的68.3%,以下是社交网络行业数据统计分析。
全球社交网络发展周期较长,近年来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国家网络用户规模的增加,促进了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总规模的显著提升。2015年,全球社交网络的用户数量达到21.4亿人,同比增长了12.2%,社交网络用户数量占网民总数的比重达到66.8%;2016年全球约23.4亿人经常访问社交网络,年增幅9.2%,占全球总人口的32.0%,占网民的68.3%,比重进一步上升。
另外,随着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品利用的普及,未来几年手机将成为社交网络增长的主要动力。社交网络行业分析数据统计显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占社交网络用户规模的比重逐年上年,2016年全球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数为18.8亿人,占全部社交网络用户规模的80.20%。2017年全球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超过20亿,至2020年达到25.5亿人,占全部社交用户规模的85.9%。
美国、欧洲和中国为三大社交网络市场,规模合计约为235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87%。社交网络行业数据统计指出,美国社交网络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规模约为14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55%;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规模约为36.8亿美元,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但相比英国、巴西和日本,中国社交网络市场已极具规模。
2015年,我国社交网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3.6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比增长27.56%。2016年我国社交网络行业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同比增长30.2%。
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我国网民规模经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网民规模增长率趋于稳定。
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的影响下,国内社交网络市场规模不断增加,至2016年我国社交网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4亿元,占全球社交网络市场规模的18.54%,仅次于美国。
2018年,我国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社交应用均属于综合类社交应用。社交网络行业数据统计指出,微信朋友圈、QQ空间作为即时通信工具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4.3%和65.8%;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得益于名人明星、网红及媒体内容生态的建立与不断强化,以及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上的深入布局,用户使用率持续回升,达38.7%,较2016年12月上升1.6个百分点。垂直类社交应用中,豆瓣作为兴趣社交应用的代表,用户使用率为8.6%。
目前,我国的社交应用类型主要分为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图片/视频社交应用等。其中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90.7%;综合社交应用的使用率为69.7%;工具性较强的图片/视频类应用使用率为45.4%,排在第三。
男性用户的兴趣相对较为平均,除时事新闻和军事占比超过4成以外,其它大部分兴趣领域的占比均为3成左右。
女性用户的兴趣集中度更高,美食占比达6成,影视娱乐、时尚(服饰/美妆等)和运动健康占比超4成,其它兴趣的占比相对较小。以上便是社交网络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