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 内容详情
2015年巧克力行业竞争分析:国产巧克力欲逆袭
 巧克力 2015-05-15 17:16:37

近年来,不管国产巧克力再怎么努力,超市最显眼的位置也依然摆放着德芙、费列罗等外资品牌,国产品牌的类似徐福记、金丝猴等,却不被人认可。然而在全球各个都热衷于开辟中国市场的当前,国产巧克力企业却一直没有深入国人的心。即便是在情人节这样的甜蜜节日中。

巧克力

感情牌已然失去效力

巧克力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中国巧克力市场一直保持着10%至15%的年增长率,高于全球巧克力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近6个百分点。这一情况也引起了全球制造商的关注。他们纷纷开始转移战略目标,将赌注压在了中国市场之上,将各自的本土优势引入中国,大口“吞食”着市场。

据悉,目前玛氏已在中国开设了两个巧克力工厂,还设立了全球食品安全中心。而好时巧克力更是与去年大举收购了金丝猴,令人唏嘘不已,虽然在短期内引发了一阵怀旧热度,但时隔不久,人们对金丝猴悲悯也消失。可见在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里,国产巧克力已经丧失了感情优势。

自暴自弃的品牌意识

尽管中国巧克力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中国国产巧克力行业却面临着竞争程度较低、竞争产品较少、知名品牌寥寥无几等严重问题。而国产巧克力俨然一派自暴自弃的情势,不仅鲜有广告宣传,并且在包装上也颇为简陋。有研究显示,国产巧克力品牌的劣势地位主要是由以下几大因素造成:品牌少、口味单一;巧克力加工设备选型不当、配套设施不全;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产品更新换代较慢。

并非毫无生气

目前,中国巧克力生产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品更新、优胜劣汰、企业重组的重要阶段。对于想打“翻身仗”的中国国产巧克力品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而面对民众根深蒂固的低端印象,国产想要巧克力一雪前耻必须加强创新能力,这也需要有关部门在质量监控、技术创新等方面采予以支持。

而抛开主流巧克力产品,走个性化、定制化道路,生产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巧克力,或许也可以成为部分中国国产巧克力品牌崛起的捷径。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巧克力相关研究报告
巧克力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