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我国皮具箱包品牌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没有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这根源于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相对薄弱,因为国家品牌竞争力源于企业品牌竞争力。
由于缺乏名牌,前年中国整体竞争力在全球国家的竞争力指标考核中,仅占第49位,在国际商品市场中,“中国造”等同于廉价、低质的观念还根深蒂固,目前国际皮具箱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一个国家品牌是否强盛,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国力是否强盛,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弛名品牌,已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幸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的现实竞争力突出表现在人力成本较低、总体市场经济容量巨大上,这为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低成本、高速发展的另一方面,是低质量、低价格和较短的生命周期,综合调查表明,我国的箱包企业平均寿命是7.3年,中国箱包品牌的生命周期之短,令人不胜吹嘘,这是我国箱包品牌竞争力处于弱势的一个突出表现。
我国是一个皮具箱包生产大国,但不是箱包品牌大国,一个箱包企业连自己的注册商标都没有,何谈品牌竞争力,调查表明,昙花一现的箱包企业为数不少,我国箱包企业更应该意识到,品牌比拼的是谁活得更久而不是比谁暂时活得更好,中国需要百年品牌和百年老店,企业家要成功,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而品牌竞争力的基础是品牌战略,同样,箱包企业想要成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皮具产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挑战
外销到内贸的转型
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环境与需求的压力,国内皮具业采取了一些策略进行应对,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原材料上涨、出口退税的取消、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使一些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皮具企业外销量锐减,转向内销成为许多外销型皮具厂商的必然选择,但是,转型内销也要面对客户分散、库存压力大,以及内销市场退货、压款严重等障碍,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国内皮具厂商长期忽视品牌培育,目前国内的中高档皮具市场已经被国外品牌占据,所以外销到内贸的转型,关键是转型后的配套措施和发展战略,根本解决的办法还是要发展品牌战略和高端产业战略,事实证明,高端化、特色化的商品,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都难以受到太大的冲击;而低端的、同质化严重的商品,就特别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更多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中国皮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产品供应商向市场运营商的转型
在这一点上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这是最为重要也是最难的,国内有很多的皮具企业和市场还没认识到服务运营对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服务不只是指提供维护、保养等售后服务,而是从更宏观的产业的角度建立能够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动力的市场运营理念,比如全国最大的皮具成品交易平台之一的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白云皮具城就将融入到整个皮具产业中去,把自己定位为“双运营商”的角色,即皮具产业的综合服务运营商和专业市场的品牌运营商,白云皮具城将从单一的产品供应交易平台提升为融信息交流、创意设计、国际交易、新品发布、品牌汇集的综合平台。
产业集群抱团策略
在皮具业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扎堆抱团”使企业在外部经济、集体效率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作用下,形成较大的竞争力,无疑是对产业发展有好处的,产业集群抱团策略有几方面的优势:一是区域品牌共享优势,基于人文历史或者专业化市场等因素而形成的区域品牌是园区内企业可以共享的无形资源;二是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信息搜寻成本低和经济变量的集聚构成了园区特有的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三是要素集聚优势,特色工业园区可促进企业的集约化进程,形成专业信息、专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聚集,四是组织系统的优势。“抱团”使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灵敏,能够迅速将市场需求信息或者新技术转化成产品或服务并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