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运输 内容详情
农业运输行业政策
 农业运输 2019-05-15 13:46:38

  2018年每月仅往农村运送的农资农具就近200万件,消费品正品下乡让偏远地区告别了山寨货。农业运输包括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涉及的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市场反馈等众多环节。以下对农业运输行业政策分析。

  农业运输行业政策分析,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对于农业运输认识存在不足,导致农业运输在整个农业运输领域中比重不大。农业运输行业分析指出,2017年我国农业运输总额达到4万亿元,而同期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52.8万亿元,占比仅有1.58%,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1-2017年我国农业运输额在社会物流总额比重(单位:%)


  农业运输、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三个概念中,农业运输的外延最大,可以包括后两者,也可以把“三农”领域的物流统称为农业物流。它分为生产、供应、销售等类型的物流,建立现代物流具有很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一定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现从三大标准来分析农业运输行业政策。

  1、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施行渔船进出渔港报告制度的通告》

  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关于施行渔船进出渔港报告制度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要求,渔船进出港报告通过进出渔港报告系统进行。报告制度将自2019年8月1日施行。农业运输行业政策分析,进出我国渔港的大中型(船长12米及以上)海洋渔业船舶,进行渔船进出港报告应通过进出渔港报告系统进行,2019年3月1日起可在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平台下载系统软件并试运行。

  2、十部门发文:推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

  农业运输行业政策分析,近日,商务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卫生健康委、国管局、国家邮政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10部门联合印发《多渠道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渠道实施方案》,动员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产销对接更加紧密、稳定,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得到增强,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3、农业农村部制定今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农业农村部日前组织制定了《2019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农业运输行业政策分析,《计划》明确了免疫病种、免疫要求、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其中,免疫病种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要求对上述五种病种,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还确定了疫苗种类、免疫主体和职责分工。

  农业运输行业政策分析,运输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农业运输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实现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热门推荐

农业运输相关研究报告
农业运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