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运输总额为3.9万亿元。在中国农业生产链状结构的各环节和节点中,农业运输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和水平。以下对农业运输行业特点分析。
农业运输行业特点分析,农业运输是指农业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商品的实体运动,体现了在流通环节中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农业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农业运输行业分析指出,农产品物流总额近些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7年农产物物流总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8%,2009年-2017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复合增长率为4.16%,增速较为平缓。
2009-2017年我国农业运输总额及占社会物流比重分析
我国农业运输量大,季节性强,由于缺少拖拉机、汽车等运输工具,往往造成农、副产品的积压、霉烂、变质。中国薄弱的农业物流现状和过去数量型农业生产投资结构密切相关,农业物流在基础投入方面的长期欠帐使得高额物流损耗一时难以根本扭转。
农业运输的流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的产出物,基本涵盖了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林业等,物流节点多,结构复杂。农业运输行业特点分析,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用生产资料的产销供需量庞大,仅化肥一项,2002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达4339万吨(纯养分),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3,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首位。目前中国用于生活消费的农产品主要以鲜食鲜销形式为主,在分散的产销地之间要满足消费在不同时空上需求,使得中国农业运输面临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挑战;现在中国用于生活消费的农产品商品转化比例相对较低,但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纺织和化工业也在我国工业结构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运输行业特点分析,由于流体——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生化特性使得它有别于一般物流的流体,所以农业运输系统及储运条件、技术手段、流通加工和包装方式都具有独立性,而农业运输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也具有专属性。因此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农业运输所需投入大,发展慢。
农业运输行业特点分析,由于中国农业运输的发展水平较低,每年农产品在物流和流通环节的损耗巨大,因此农业运输的流体与载体等其它要素如何匹配?如何运用物流技术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有效保值?这是当前比农业运输增值更为重要的核心问题,减少农业运输和流通损失应该放在与农业生产等同重要的地位。
我国当前的农业运输信息网络不健全,造成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产销之间严重脱节,大大降低了农业运输的效率。农业运输行业特点分析,农业运输市场管理落后,参与农业运输的人员、车辆等管理混乱,操作水平低,必须制定针对农业运输车辆、人员等的要求和规范,加强市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