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容美发行业逐步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转型升级过程加速,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资产总计2002.1亿元,同比增长3.7%。以下对美容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2015年生活美容行业市场整体规模重回3000亿元,标志着行业开始复苏。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报告》,从2011年到2015年,生活美容市场规模在2012年达到高点3100亿元,随后受到2012年7月国务院对三公消费限制性新规的影响,2013年整体市场规模下滑15%,随后2014年和2015年生活美容行业开始逐步增长和复苏,如今已经恢复到了3000亿的市场规模。
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市场空间极具潜力,未来有望突破万亿规模。未来几年中国生活美容市场规模增速将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对比国内外美容人均年消费可知,国内目前人均年美容消费只有韩国的四分之一,日本和美国的七分之一,如果国内美容市场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有望快速突破万亿市场规模。
截至2016年底,在全国33.1万家美容美发行业活动单位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数量为14.9万家,专业美发企业数量为18.2万家;在140.9万从业人员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从业人数为76.7万人,专业美发企业从业人数为64.2万人;在活动单位共计3129.3亿元营业收入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营业收入为1755.4亿元,专业美发企业营业收入为1373.9亿元。
近年来,美容美发行业逐步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转型升级过程加速,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资产总计2002.1亿元,同比增长3.7%。由于行业整体发展、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加之经营成本大幅增加,负债合计371.7亿元,同比增长4.1%。主营业务收入1109.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82.1%,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17.9%;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1.0%。
在目前,类似新氧、更美、悦美等线上医美APP的盈利模式仍主要为给线下美容院做第三方渠道,通过推荐项目、推荐医生,客户到诊以后获得医美机构的提成。在业内人士眼中,这种盈利模式下当一家线下的医美机构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除非返点提成很低,不然机构也不会再继续跟医美APP合作:一旦通过第三方APP渠道转诊的客人到了医美机构以后,就会转化成医美机构的客人,第二次、第三次消费不一定会再通过医美APP了,这也是为何专业人士对医美APP的发展仍然态度保守。
2015年国内美容养生行业企业共704家,其中,深圳市占行业城市分布的12.12%,企业人员50人以下规模占99.72%,福建省占行业省份分布的13.40%。
中国目前专业美容(美容、美体、美甲)市场规模为1737亿元,占生活美容市场规模57%。在女性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美容院塑形美容市场将会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整个减肥塑形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不到5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3%,行业依然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2015年,中国减肥塑形市场规模900亿元,其中减肥保健品34.8亿元,手术塑形13.9亿元,运动健身塑形851.3亿元,占比分别为4%、2%和95%。减肥塑形市场中,手术塑形占比极小,大多数人们选择以消费减肥保健品和运动健身的方式瘦身塑形,从这里可以看出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小。我们认为在不断兴起的以瘦为美和健康体态的意识下,未来塑形美容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从而带动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产品的消费。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美容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健康美容行业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美容美发化妆品的需求量已经超过日韩,居亚洲第一,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排名第三。整个市场容量是非常巨大的,照此发展速度,我国美业市场规模将很快超过法国、甚至是美国。预计到2023年我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6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9%。
近年来,美容美发行业逐步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转型升级过程加速,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资产总计2002.1亿元,同比增长3.7%。由于行业整体发展、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加之经营成本大幅增加,负债合计371.7亿元,同比增长4.1%。主营业务收入1109.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82.1%,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17.9%;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对美容行业技术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