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 内容详情
蓝莓行业现状分析
 蓝莓 2020-11-25 11:29:43

蓝莓原生于北美洲与东亚,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以及中国,每500g蓝莓人工采摘成本为2元左右,采摘人工费占总成本的1/4-1/3,以下是蓝莓行业现状分析。

蓝莓行业现状分析

蓝莓具有独特的风味,既可鲜食,也可深加工,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水果。蓝莓行业分析指出,蓝莓产业链能够涵盖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产业链,包括良种培育、规模种植、休闲釆摘、预冷保鲜、深度加工、品牌营销、观光旅游、包装物流等环节。

蓝莓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我国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开始于2009年,在这一阶段,工商企业和金融资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投资大规模种植蓝莓。这其中包括大连来宝集团投资超过3亿元建立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联想佳沃投资20亿元建立集种植、研发、加工、包装、销售等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江苏沃田在连云港建设大型生产基地等等。

2000年至今,我国27个省份都开启了蓝莓产业化种植之旅,其范围相当广泛,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西藏和新疆。种植模式是采用日光温室、冷棚和陆地相结合,实现了从3月中旬到8月底向市场供应鲜果。

根据中国蓝莓协会数据,我国蓝莓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4745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31210公顷,年复合增长率为37%;蓝莓产量从2009年的1773吨增长至2019年的30000吨左右,年复合增长率为60%。2019年种植面积前三大省份是贵州、山东和辽宁,产量前三大省份是山东、辽宁和贵州。

2019年我国各产区蓝莓总产量为18.4万吨,其中贵州省产量达到7.2万吨,居各产区之首;其次是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和其他省份。蓝莓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贵州、山东、辽宁和吉林是中国蓝莓产业化生产力最高的四个省份,目前也是全国主要的蓝莓产区。

未来,国际浆果巨头如美国的“Driscoll”、澳大利亚的”Costa”、智利的“Hortifruit”和英国的“SA Berry Fruit”纷纷投资到中国的蓝莓种植生产中,使中国成为了一个蓝莓国际化生产国家;同时国外巨头也带来了国际先进的蓝莓生产经营模式,在与中国蓝莓企业展开竞争的过程中,客观上将带动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以上便是蓝莓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蓝莓相关研究报告
蓝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