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工业自动化浪潮的持续推动下,机器视觉技术凭借其高识别率、快速处理的显著优势,已然成为工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2025年,随着各行业对生产效率与精准度要求的不断攀升,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发深入,在物料分拣等关键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一款融合先进技术的智能分拣系统应运而生,其通过独特的设计与技术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变革。
在智能分拣系统中,机器视觉行业作为前置关键环节,替代了传统人力分拣的角色。它通过获取待分拣物料的图像信息,将原始图像传输至上位机系统。上位机系统对图像特征进行深度处理与分析,最终得出识别结果。具体而言,先是利用光源强化物料特征,通过相机采集目标图像,而后进行图像特征分析、数据标定、模型计算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实现识别分类与结果展示,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分拣误差。
智能分拣系统的控制系统由检测模块与执行模块构成,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则承担着信号传递的关键任务,确保分拣过程高效有序。PLC 作为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运算电子系统,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在该分拣系统中,采用的西门子 PLC,以其可靠性高、运用灵活等特点,负责采集分拣过程中的传感器数据与图像处理数据,并控制机器人和传输机构完成物料分拣工作。
智能分拣系统主要分为机器视觉单元与分拣执行单元。《2025-2030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机器视觉单元负责配置工业相机参数,保障图像采集稳定,并对原始图片进行特征分析,运用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与分类模型完成图像分类。分拣执行单元则以 PLC 为核心控制器,PLC 处理多种信号后,向工业机器人发送指令,实现物料分拣,同时控制工业机器人的位姿与信号传输。
硬件组成:该分拣系统摒弃传统传感器检测,以工业相机作为检测元件,硬件部分由 PLC 控制单元、检测单元、机器视觉单元与执行单元组成。其中,PLC 控制单元采用西门子 S7 - 1200 系列特定型号 PLC 作为控制中心,并搭配西门子 M440 变频器调速。
软件程序
图像识别与定位:基于工业相机获取目标工件图像,借助 NIVisionAssistant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获取原始图像、设置区域、二值化与滤波等操作,再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参数,实现工件定位与分拣,并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机器人空间坐标。
PLC 控制流程:PLC 获取图像处理后的参数,通过建立通讯与工业相机、机器人、变频器进行数据交换与控制,结合漫反射传感器判定工件状态,控制传送机构运行。
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作为执行末端,依据 PLC 转换的坐标与角度信息执行运动指令。通过 MJOINT 关节运动指令和 MLIN 直线运动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抓取和分拣操作,确保运动过程无干涉。
为验证智能分拣系统中机器视觉行业部分的性能,分别针对图像识别速度与准确性开展试验。识别速度试验设置 T1 - T5 五组,每组识别 100 次;识别准确性试验设置 A1 - A5 五组,每组包含 200 个识别样本,以此保证试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试验数据显示,在图像识别速度方面,当识别次数较少时,平均识别时间大于 1s / 个,随着识别次数增加,速度逐步加快,最终稳定在 0.83s / 个。在识别准确性方面,识别个数较少时,准确率较低且波动大,随着识别数量增多,准确率稳定提升至 99.8%。这表明机器视觉识别需要一定基数积累,系统运行前需进行初始化和预操作。
2025年,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分拣系统凭借对机器视觉与 PLC 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工件图像的高效处理、精准识别与定位。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以及严格的试验验证,该系统在图像识别速度上达到 0.83s / 个,识别准确率高达 99.8%,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成果不仅为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分拣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也为无人化精准快速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着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迈向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