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正以创新为驱动力加速全球化布局。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平台之一的第138届广交会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展区吸引46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展出产品涵盖具身智能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首日成交额突破预期目标。这一现象级表现不仅折射出全球市场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更揭示了中国在该领域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优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本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举办,展位总数达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在展馆人流中,服务机器人专区因超高人气成为焦点,下午时段甚至启动限流措施。数据显示,已有超过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参会,头部企业预计参与量将突破400家。其中,服务机器人展区的成交表现尤为亮眼:某参展企业首日即完成3单出口交易,包括陪伴型机器人与跳舞机器人;另一家企业凭借扫地机器人斩获超7位数人民币意向订单,预计全年出口额同比增长近3倍。
本届广交会共展出近80万件首展产品,其中服务机器人领域呈现三大趋势。首先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度渗透,如某上市公司推出的MAXHUB A3智能柔性机械臂已实现在无序分拣、附件盒打包等复杂作业中的快速部署,换线调试时间缩短至2-3天,并支持普通工人通过数据采集完成操作,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自动化难题。其次在清洁领域,某企业推出的高空幕墙玻璃清洗机器人可替代传统高危作业模式,精准处理装饰条复杂的建筑立面。最后是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骨科手术机器人凭借0.5毫米级精度误差,在临床已累计完成超5000台手术,显著降低患者创伤与出血风险。
面对国际环境挑战,中国服务机器人出口呈现强劲韧性。以清洁机器人为例,尽管面临关税压力,美国经销商仍通过提价策略消化成本——终端售价达到原价数倍的同时保持市场需求稳定。这一现象反映出现代服务业智能化转型的全球共识:随着通货膨胀与人力成本攀升,海外市场对减少体能消耗(如外骨骼机器人)、提升作业效率的需求持续高涨。数据显示,某企业研发的登山登楼外骨骼机器人已获得欧美市场高度关注,其30%体能节省功能直接对应跨境物流、建筑施工等场景的核心痛点。
而言,2025年广交会服务机器人的爆发式表现印证了三个核心结论:首先,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与场景适配能力上构建起显著竞争优势;其次,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和智能清洁构成产业布局的三大支柱领域;最后,在全球化进程中,技术迭代速度与本地化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决胜海外市场的关键要素。随着智慧医疗等新展区的设立,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正从单一产品输出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为全球市场注入持续创新动能。(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广交会公开发布信息及参展企业现场披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