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电动平衡车在我国迅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因造型新颖,方便出行等特点被不少现代人士用作代步工具或是休闲娱乐。然而质监部门却在监测中发现,看似便利的电动平衡车,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2016年,中国电动平衡车行业不仅未得秋收反而提早入冬,订单锐减。从在美国为首安全事故至亚马逊网站下架,从三次美国ITC“337调查”至京沪的禁行政策,多重利空接踵袭击电动平衡车行业。为平衡车轮毂电机提供磁钢的钕铁硼企业,也难免受到连带影响。
京沪禁行可能只是开始
2016年8月,上海警方开始对电动平衡车等违法上路行驶进行了集中整治。明令禁止电动滑板车、平衡车上路。紧随其后,北京也开始在公共道路上禁止平衡车,交警将对使用这些代步工具上公共道路行驶的人处10元罚单。
相关负责人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滑行工具”不具备路权,不能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
电动平衡车出货量锐减
相关资料表示,2015年,中国平衡车出货量就达到1200万台,6个月时间出口规模达到400亿元,相关生产厂家超过1000家,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美国市场占有中国出口的近60%。
深圳市硕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明表示,现在的情况就像过山车。目前在深圳只有100多家企业在经营,浙江有30多家。2016年上半年受行业标准影响出货量仅500万台左右。有的企业没有订单,很多企业倒闭,我们的订单锐减70%,一个月的出货量才8万台。
中国机电商会电动平衡车分会第一届理事长、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应佳伟在媒体采访时介绍,2016年,由于知识产权问题,美国那边加强了监管,再加上欧洲部分国家出台了禁止上路的强制要求等,行业中部分资质较差的企业已经被淘汰,企业数量有所减少,很多企业都处于观望状态,不敢像去年那样放开手去做了。对于“337调查”,如果我们输了官司,就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另外,在应对美国“337调查”和诉讼中,中国企业需要支付高额费用,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或许不少企业为此而退出平衡车市场。
近日,数十家相关企业在京成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平衡车分会,期待能够抱团取暖。但是,要破解政策禁行的难题、应对“337调查”诉讼,必然还有一段崎岖之路。
尽管如此,行业也有可喜的一面。海尔集团仍准备进入平衡车行业,其智慧出行小微产品经理马骥表示:“这个行业有广阔的空间,不是一家企业能够独占的。
此外,在浙江金华海关永康办事处提供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今年永康平衡车行业开拓的重要路径之一,2016年前7个月,永康市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平衡车出口数量达到14万多台,同比增长79%。
产业前沿认为,这个寒冬来的有点早、可能比以往的时间要长一些,抱团渡过去就能拥抱春天。对于平衡车材料的供应商钕铁硼企业,也是同理。更多相关电动平衡车行业资讯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平衡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