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车辆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3年电动平衡车行业竞争分析:电动平衡车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电动平衡车 2023-10-07 16:02:0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电动平衡车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优质的交通工具,给我们日常出行带来便利。国内电动平衡车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剧。以下是2023年电动平衡车行业竞争分析。

电动平衡车行业竞争分析

  电动平衡车行业企业数量

  我国是全球电动平衡车生产大国,且主要用于出口。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产了全球大约90%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有60%左右的产品都通过出口的方式销售到全球。目前平衡车出口市场仍然以欧美市场为主,产品系列以无杆二轮车(俗称扭扭车)最受消费者欢迎,每辆车出口平均价格约90美元。国内市场销售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平均每辆车售价人民币700元。预计全球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将直接带动我国平衡车产量的增长,未来几年电动平衡车行业生产量将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随着市场发展向好,近年我国平衡车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根据电动平衡车行业竞争分析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平衡车生产商已增加至上千家,到2022年我国平衡车相关企业数量已达1188家,同比增长13.58%。目前,全球智能平衡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的Segway、中国的纳恩博、小米生态链企业等大型企业以及一些本土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竞争激烈。

  电动平衡车行业企业竞争

  在国内人工智能大背景下,众多企业布局电动平衡车生产,目前市场内企业众多,竞争激烈,较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有新世纪机器人、乐行、艾沃克、爱尔威、骑客等。全球电动平衡车市场同样松散,在2020年电动平衡车行业CR5占比达到26%,占比排在前三的分别为纳恩博、阿尔郎、龙吟等。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电动平衡车生产企业,产量占比达到92%左右,且63%左右的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

  电动平衡车行业竞争分析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由于电动平衡车行业标准缺失,政策不完善,监管体系也尚未健全,从而导致参与者众多,相关品牌杂乱。从《中国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行业龙头企业纳恩博仅占8.6%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低。

  2022年九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4亿元 , 同比增长10.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1 元,同比增长9.73%。其中,分产品看,九号公司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营业收入55.37亿元,营收占比54.69%;电动两轮车&电踏车营业收入26.63亿元,营收占比26.30%;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8.04亿元,营收占比17.82%;机器人营业收入1.21亿元,营收占比1.20%。

  电动平衡车行业市场格局

  领导品牌:在电动平衡车行业中,存在一些领导品牌,它们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销售网络。这些品牌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

  新兴品牌:随着电动平衡车市场的增长,新兴品牌也逐渐崭露头角。这些品牌可能具有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的功能特点,试图通过创新和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分配:市场份额分配在电动平衡车行业中并不均衡。一些领导品牌通常能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强大的销售渠道。但随着竞争加剧和新兴品牌的崛起,市场份额可能会发生变化。

  产品特点:电动平衡车市场上存在多种产品类型和功能特点。除了基本的平衡功能外,一些产品还具有智能导航、折叠便携、防水防尘等特点。不同品牌和制造商会通过产品创新来增加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总体看来,电动平衡车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关注度来选择适合的产品和品牌。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动平衡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不断变化。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动平衡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