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电动平衡车属于新兴产业发展至今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作为技术壁垒高的领域技术水平有限下市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电动平衡车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需求量也呈现上行的态势发展。以下是2023年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现状。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电动平衡车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它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我国是全球电动平衡车生产大国,且主要用于出口。根据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现状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产了全球大约90%的电动平衡车,其中有60%左右的产品都通过出口的方式销售到全球。目前平衡车出口市场仍然以欧美市场为主,产品系列以无杆二轮车(俗称扭扭车)最受消费者欢迎,每辆车出口平均价格约90美元。国内市场销售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平均每辆车售价人民币700元。预计全球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将直接带动我国平衡车产量的增长,未来几年平衡车行业生产量将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随着市场发展向好,近年我国平衡车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根据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现状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平衡车生产商已增加至上千家,到2022年我国平衡车相关企业数量已达1188家,同比增长13.58%。由于众多企业加大了坚持高质量的努力,建立了品牌声誉,消费者对电动平衡车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具有便捷、环保、节能等优点,适用于城市短途出行、上下班代步、校园出行、旅游娱乐等多种场景。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出行品质的要求提高,电动平衡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未来,随着电动平衡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推广力度的加大,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现状预计未来,电动平衡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电动平衡车行业将逐渐实现品牌集中化和市场细分化。同时,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电动平衡车将逐渐与共享单车等共享交通工具共同构建完善的出行体系。
初期发展阶段:电动平衡车最早是在中国兴起的。2000年左右,国内企业开始研发和生产电动平衡车,但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有限,市场认知度不高。
增长与竞争阶段: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2005年后,电动平衡车逐渐进入快速增长期。一些先行者企业开始推出更多款式和型号的产品,并进行品牌推广。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促使行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阶段:2010年后,电动平衡车行业开始迎来技术升级和智能化发展的阶段。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电动平衡车具备了更智能、安全的功能,例如环境感知、自动避障等。同时,锂电池等新材料的应用也提高了电动平衡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应用拓展与多元化阶段:近年来,电动平衡车行业开始向多个应用领域扩展。除了个人代步外,电动平衡车也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公共出行等领域。企业推出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的产品,并发展相应的服务模式,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国际市场拓展阶段: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加剧,一些电动平衡车企业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推广和国际化营销渠道建设,一些中国电动平衡车品牌逐渐在海外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体来说,电动平衡车行业的发展历程仍在不断演进中,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电动平衡车行业有望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