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车轮行业的第一集团的市场占比在10%左右,而我国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比仅在1%左右。作为汽车产业重要配套产业的车轮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以下对车轮行业政策分析。
车轮行业政策分析,从2011-2018年车轮产量变化情况看,2014年后,我国车轮产量出现断崖式下降,产量从10亿级以上下降到10亿级以下。短期看,车轮行业产量确实下滑,但是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车轮行业分析指出,国内车轮行业落后产能相继推出市场,车轮行业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发挥规模优势,这对车轮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一大利好消息。
车轮产品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各企业为增加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扩大研发团队规模,推动车轮生产技术稳步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车轮生产技术的提高、车轮企业巨头产业转移和世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车轮出口量不断增加,稳居世界第一大车轮出口国。
2012年7月31日,国家发布了《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和《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以规范废旧车轮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车轮行业政策分析,之后,2013年4月2日,工信部以2013年第86号公告形式,印发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工信部为落实《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和《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文件,规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发展,提高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水平,特意组织制定的暂行办法。
2013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施行,随车轮胎出现问题由生产者实施召回。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条例明确了轮胎出现问题的问责方,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车轮行业政策分析,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专家曹金生表示,造成车轮缺陷的原因很多,如何界定是由于车主的使用不当,还是生产过程中的设计问题,以及由谁来界定等,仍是现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细则的出台。
自2013年1月1日起,国内对天然橡胶进出口关税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建议暂定税率:乳胶为10%或720元/吨,两者从低;烟胶片和技术分类天然橡胶为20%或1200元/吨,两者从低。车轮行业政策分析,国内大多数轮胎生产厂家认为,该政策对企业影响较小,因为轮胎企业大多使用复合胶,而复合胶的关税为零,相比之下,进口标胶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此外,一位业内人士的看法是,此次调整后的征税额与复合胶零关税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企业仍会主要选择进口复合胶。对于原胶的使用,企业大多依靠出口核销和使用国产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车轮行业政策分析,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出公告,宣布从今年8月15日起,对1507个海关商品编码项下的一般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商品检验,其中包括汽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摩托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等。不少车轮企业对此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取消这种重复性检验使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能为企业剩下不少费用和时间。
中国车轮销售海外的占比很大,退税率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车轮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车轮销售的利润,缓和美国等国家地区对国产车轮加税的冲击。车轮行业政策分析,而对于一些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的国产车轮企业,更是雪中送炭,让它们的资金压力得到了缓解,可能因为退税政策的到来,让很多在倒闭边缘的车轮企业重新获得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