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保温车市场在2014年之前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每年依然以20%~30%的速度稳定增长着,离爆发式的预期相差较远。冷保车主要用于食品、药品运输等领域,与民生的相关性较大。以下对保温车市场分析。
保温车市场分析,2012年之前,冷藏保温车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在5 000辆,而在2012~2014年期间,我国冷保车市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销量逐渐由2012年的0.9万辆增至2014年的近2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46.7%。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商用车市场遭遇“寒冬”表现低迷,但冷保车在食品、医药等冷链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出现逆势同比增长。
目前我国市场保温车多按照功能进行分类,主要产品类别有保温汽车(仅隔热无制冷机组)、冷藏汽车(温度下限可达-18℃)、保鲜汽车(温度在0℃左右,用于运输新鲜货物)、医药冷链运输车等。相比于其他专用车,保温车技术门槛较低,社会需求广泛,因此产业相对较为成熟,行业内企业分化较为明显。现从五大应用方向来了解保温车市场分析。
1、医药市场:医药冷藏物流,主要是指在医药生产、制造、流通行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符合药品GMP与GSP管理为前提的低温条件下的药品物流现象,是需要特别装置、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和运输型态的特殊物流形式。一般而言,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2度到8度)储存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藏物流范畴。保温车市场分析数据,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一般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总销售额的3%~8%,虽然比重不是太大,但是近年来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国家的药品药事法规的进一步管理到位,医药冷藏物流将成为我国医药物流行业中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
2、冷饮市场: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据保温车市场分析,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3、肉制品市场:据相关统计,国内肉类消费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可以预计,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保温车市场分析,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但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有效需求充足、国际实际需求大是肉类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4、速冻食品市场: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以下迅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保温车市场分析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2000年起的连续几年里,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5、乳制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居世界第一。保温车市场分析,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人。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器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保温车市场分析,在市场需求的强烈催生和政府政策不断加码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保温车市场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未来,研究主要朝着箱体绝热性能优化、新制冷方式研究和新箱体结构研制三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