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车 内容详情
保温车发展趋势
 保温车 2018-07-11 13:52:35

  保温车是指“专用货车”的一种。我国的冷藏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几年来发展得很快。目前国内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约有4万辆,每年产量为6000-7000辆。以下是保温车发展趋势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冷藏运输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冷藏保温车的使用领域不断拓展,用户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一是冷藏保温车管理系统部门逐步转变企业;二是冷藏运输的易腐货物由过去基本以冷冻食品(冷冻肉类、水产品)为主发展到以新鲜肉类、水果、蔬菜占较大比例,还有乳制品、冷饮、糕点、巧克力、保健食品等;三是随着我国城市商业的发燕尾服,除了肉类加工厂、冷库外,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副食商场、牛奶公司外,食品加工企业也成了冷藏保温车的主要用户。业内专家分析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冷藏、保温车市场潜力巨大。

  从以下四点来看保温车发展趋势:

  趋势一、产品逐渐向重型化、轻型化、功能化、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冷藏保温汽车按照吨位构成,还是中型车较多。随着公路的建设和发展,重型车、半挂车将成为长途、调拨性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发展;轻型冷藏和微型保温车则作为短途、分配性运输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发展。在冷藏保温汽车功能方面,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制冷装置、制热装置、液压举升装置、厢体隔仓装置、侧拉门装置、计量测量装置等,以及各种厢体的车身结构器材,都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所有聚氨酯材料的发泡剂都必须由无氟材料来取代,新冷源冷藏车的比例会有所增长。

  趋势二、互联网+冷链物流将继续发力

  随着冷链+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原有的产业机构和供应链将被重塑的同时,必将释放新的冷链商机,谁能抓住机遇,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互联网+冷链物流”就是把互联网的一整套现代技术包括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到冷链物流行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网络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规划,以提升对需求和供给预测的准确性,实现供应链成本的可预测、可计算、可分析、可控制,从而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趋势三、厢体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材料将不断应用于厢体,加速发展重型车的势头会进一步加强,这就是要求提高厢体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注重减轻自重,增加载重后的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确保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厢体的结构上,各生产厂家都应形成自己的独立开发能力,以适应这种需要。

  趋势四、资本将进一步向冷藏保温汽车市场流动和集聚

  除了制造商直接切入、传统物流商切入、电商切入外、贸易商(生鲜进口贸易的贸易商和货代等)、制冷设备商已经高调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相信后面还会有跟进者。随着第三方冷链、生鲜电商、冷链园区、冷藏设施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资本的介入和驱动力度日益加强,今后会有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携资本的优势跨界进入冷藏保温汽车物流市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将由生产粮食作物向发展农副产品过渡,冷藏保温车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这对冷藏保温车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未来,冷藏保温车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探索新的制冷方式,以进一步降低能耗、噪声和污染;不断探索新的厢体结构,以追求更好的使用性能、易维修性和美观度。以上是保温车发展趋势分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保温车相关研究报告
保温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