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异地贷款的政策开始推行,但其本身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公积金的额度问题,不同的城市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不同的,如何实现异地互认;再比如异地尚未联网。虽然上个月住建部的通知提出将建设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信息交换系统,但距离建成还需要时间。
对于公积金异地贷款新政为何没能立即在各地落实,由于政策主体的问题,从三部委发文到各地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公积金政策的话,过去的话行政主体都是各个区域,而不像商业贷款可以由银监会可以下发到各个银行。所以公积金政策到各地落地执行还需要各个省出台相应的落地政策,这个时间有可能会在节后的首周,也就是一个星期左右完成政策的落地。
9月1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公积金异地贷款的职责分工及办理流程,并要求各城市公积金管理部门抓紧出台相关细则。
《通知》提出,缴存城市公积金中心负责审核职工缴存和已贷款情况,向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证明,并配合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核实相关信息。
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及受委托银行负责异地贷款的业务咨询、受理、审核、发放、回收、变更及贷后管理工作,并承担贷款风险。事实上,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出台了推进异地贷款互认政策。
2015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4个省会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文件约定,4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另外,湖南、湖北、甘肃、山东表示将在省内推行异地互贷。然而,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想中顺利。
各地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不平衡。大中城市公积金归集跟不上贷款发放速度,出现‘钱紧’‘钱荒’。另一方面,部分城市贷款条件却过严,发放率较低,削弱了公积金制度的互助作用。
作为提效的关键举措,异地购房放开公积金贷款的政策已在广东、湖北、安徽等地开展,尝试范围多控制在省内异地县市。
但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困难。有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省住建厅希望实现省内跨城市贷款,但这很难。公积金存量充裕的小城市愿推动异地贷款。但包括省会、一线城市,因住房需求量大、公积金甚至都还不能满足本市的购房需求,所以在异地贷款方面则不太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