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教师资格法定凭证为《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 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教师资格考试改为国考,自2011年下半年起,已陆续在湖北、浙江等十个省份试点,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均合格后方可申请认定,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2014年下半年笔试考试将于11月2日举行,考试科目戳图。
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证,明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教育与培训行业报告可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市场供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教师资格考试改为国考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主要改革措施是:
一、实行国考,考试科目为:幼儿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中、高中教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改革后考试内容增加、考试难度加大。
二、报考条件提高,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
三、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不管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