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中国家居产业正经历从增量开发向存量改造的战略转型。在政策推动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旧房改造市场规模突破万亿级,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10月30日于佛山举办的泛家居旧改行业大会,通过400余家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对话,揭示出家居企业正加速构建"产品+服务+生态"的新型竞争格局,行业进入以旧改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家居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旧改浪潮正在重构家居产业竞争规则。据行业白皮书预测,2026年局部改造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2万亿元。此次大会数据显示,已有近70%的家居企业启动旧改业务布局,其中头部企业客单价提升30%-50%,验证了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市场价值。产业竞争焦点已转向服务标准、交付效率与社区渗透能力的比拼。
企业普遍通过三大路径实现转型:建立"社区店+中心店"的二级服务网络,如某企业构建的2000个标准化SKU支撑极速焕新服务;采用装配式内装技术,将施工周期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3;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全流程在线化,某企业系统使报价精准度提升40%。数据显示,采用模块化定制方案的企业,设计转化率提高至37%,服务复购率达31%。
行业痛点倒逼生态合作深化。大会联合发布的《局部旧改施工指导价格》等标准文件,规范了价值2000亿元级的施工服务市场。某供应链平台整合上游建材企业300余家,使交付周期缩短35%。数字化基建成为关键支撑,某企业通过"1+5+1"工具包,将运营效率提升60%,客单价突破15万元。数据显示,采用标准化交付体系的企业,客户投诉率下降70%。
企业探索出"小店态+高频服务"的轻资产模式,某企业通过社区便民服务卡沉淀客户数据,使获客成本降低55%。数据显示,采用三级盈利模型的企业,年均回款周期缩短至45天,现金流健康度提升40%。某区域服务商通过"项目经理+设计师+社区站长"铁三角模式,实现单店年均产值800万元,验证了深度运营的商业价值。
装配式技术成为效率革命的核心引擎,某企业通过工厂预制模式,将厨卫改造压缩至7天完成。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设计转化率提升至65%,AI工具包帮助中小服务商实现设计能力跃升。数据显示,采用产业工人平台的企业,施工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8%,人力成本却降低25%。某企业构建的"飞流系统",使门店获客效率提升3倍,印证了技术赋能的降本增效价值。
2025年家居产业竞争已进入"存量深挖+生态重构"的新阶段。旧改市场催生出服务标准化、供应链数字化、社区运营本地化的新型竞争要素,倒逼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随着万亿级市场的加速释放,具备场景解决方案能力、生态整合实力和数字化运营水平的企业,将占据未来家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行业正通过模式创新与技术赋能,重塑价值创造链条,开启家居产业第二增长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