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成县凭借51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和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成为全国核桃产业的重要标杆。2025年数据显示,全县核桃坚果产量达4.66万吨,产值突破5.59亿元,带动2.2万农户人均增收2795元。随着深加工技术升级与国际市场拓展,成县正以良种培育、科技赋能和品牌化运营为核心,在全国核桃产业版图中占据关键地位,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县域发展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核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成县通过二十年持续攻关,构建起从品种筛选到标准化种植的技术闭环。全县推广清香、香玲等7个省级优质品种,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累计提供100多万株良种嫁接苗,并依托《成县核桃十项管理技术》手册实现精细化管护。2024年数据显示,示范园培育的核桃平均单果直径超50毫米,较传统品种增产30%,优果率提升至85%以上。通过病虫害精准防治和有机肥替代计划,成县核桃获得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为进入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2025年数据显示,成县重点企业已开发出核桃油、功能性食品、日化用品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以某龙头企业为例,其年消化核桃仁1000吨,通过低温冷榨技术保留98%营养成分,并推出含Omega-3的核桃油软胶囊等创新品类。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超5000人,农户除种植收益外,还可通过剥壳、分拣等环节获得二次收入。2024年全县电商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外贸企业将产品出口至欧盟、东南亚及非洲市场,实现年出口额3000余万元。
面对消费升级趋势,成县正加速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体系。“成县核桃”地理标志授权覆盖85%以上经营主体,并通过直播电商、“一县一品”展销会扩大国内市场影响力。在国际市场方面,欧盟商标注册后,产品进入27国商超渠道,重点企业正推进有机认证与碳足迹追踪系统建设,以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此外,全县规划新增5万亩高效核桃园,并试点“林下经济+光伏”模式,预计到2030年综合产值将突破10亿元。
从良种培育到深加工创新,再到品牌国际化,成县以全产业链思维破解了传统农业的增收瓶颈。其成功经验表明:科技赋能是品质升级的核心引擎,龙头企业是价值转化的关键节点,而区域品牌的全球化运营则是持续竞争力的保障。随着2025年核桃产业政策红利释放,成县模式或将为全国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