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中东地区正通过大规模基建投入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中国企业在沙特阿拉伯承接的多项新能源工程,不仅印证了国际基建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更折射出区域经济战略与低碳化发展的深度交织。本文结合具体项目数据,解析2025年基建投资方向及中东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基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能建")近日在沙特斩获3个新能源工程总承包合同,总金额达195.5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含夏奇拉1GW风电项目(6.63亿美元)、斯特拉2GW风电项目(12.51亿美元),以及福里斯2GW光伏项目(8.31亿美元)。这三笔交易不仅创造了沙特单体新能源项目的规模纪录,更通过基建合作强化了中沙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协同。数据显示,上述工程均设定了24-30个月的建设周期,凸显了中东国家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基建的迫切需求。
同期,中国电建集团中标沙特阿菲夫1号与2号光伏IPP项目,单个合同金额均超58亿元人民币。两个总容量达4GW的光伏电站配套工程涵盖场区建设、电网连接及储能设施,预计在两年半内完成基建交付。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选址利雅得省战略要地,其基建布局直接服务于沙特构建全国性可再生能源输配网络的核心目标。
据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沙特已规划的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30GW,较2023年底增长近4倍。这一数字背后是年均超千亿美元的基建投入规模。从项目类型看,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构成当前投资主力,其中中国企业在建项目的合同金额占比超过65%。中东地区基建市场的显著特征包括:
1. 单体项目规模大型化(平均装机容量达2GW+);
2. 技术集成度提升(配套智能电网与储能设施);
3. 公私合营模式成为主流(IPP项目占比超70%)。
2025年中期数据显示,中国能建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74%,其中新能源业务增幅达78.6%;中国电建前八月海外市场签约额增长21.9%,能源电力领域贡献超半数增量。这些数据表明:
而言,沙特新能源项目的集中签约标志着中国基建企业已深度嵌入全球能源转型进程。通过分析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可见,中东地区正以年均18%的增速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基建市场之一。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成本控制优势,在该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既为自身发展开辟新空间,也推动着国际能源基建格局向多元化、低碳化方向演进。随着沙特提出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50%"的目标,预计未来三年其新能源领域基建投资将保持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中国企业的参与深度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