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全球GPU(图形处理器)市场竞争持续白热化。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GPU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而国产替代进程正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摩尔线程作为国内少有的全功能GPU研发企业,在科创板IPO审核中创下88天过会的纪录,成为观察中国芯片产业政策与技术发展的关键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GPU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9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摩尔线程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自今年6月30日正式受理至审核通过仅用时88天,这一速度创下了近年国产芯片企业IPO的最快纪录。市场分析认为,这与科创板“1+6”改革政策落地后效率提升直接相关——该政策实施百日内已显著缩短了技术型企业的上市周期,凸显出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产业的战略支持。
摩尔线程此次拟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的研发,并补充流动资金。其IPO进程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储备实力,更传递出政策层面加速推动国产GPU发展的明确信号。
在上市委问询环节中,摩尔线程被要求结合市场环境说明核心竞争力及潜在风险。当前全球GPU赛道呈现“三足鼎立”格局:以英伟达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主导高端AI计算领域;AMD和英特尔通过架构优化抢占细分市场;而国产厂商则聚焦自主可控与差异化场景应用。
摩尔线程选择的技术路线具有典型代表性——自研MUSA架构支持图形渲染、AI加速、物理仿真及科学计算等全功能场景,成为国内少数可提供FP8至FP64全精度计算能力的GPU企业之一。这一技术路径既规避了国际厂商在高端算力领域的压制,又通过兼容DirectX 12等国际标准拓宽应用场景。
此外,审核委员会对收入确认合规性提出问询,要求披露主要客户结构、经销商采购消化率及终端使用情况。摩尔线程需进一步证明其财务数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增强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的信心。
作为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瞄准技术高点。其MUSA架构实现了单芯片多场景覆盖:
据披露数据,摩尔线程已与多个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产品覆盖云计算、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核心场景。其技术路线选择既符合国产替代的政策导向,也契合国内市场需求结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780亿元,其中GPU占据超60%份额。
摩尔线程IPO速递案例折射出中国GPU产业发展的两大趋势:其一,技术路径差异化竞争成为国产企业突围关键;其二,政策与资本协同加速推动自主可控芯片的产业化进程。从88天过会的“科创板速度”,到全功能架构的技术突破,这家成立仅5年的企业正成为观察国产GPU赛道进阶的重要窗口。未来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