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 2025年上半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在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及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下,头部体育品牌面临渠道升级、库存管理等多重压力。安踏作为行业标杆企业,其财务数据揭示了重点企业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的发展矛盾——主品牌增长放缓与户外赛道爆发并存,折射出中国体育产业在消费升级中的结构性调整特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体育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5年H1数据显示,安踏实现总营收385.4亿元(同比+14.3%),略高于市场预测值。这一成绩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增长12.7%的趋势一致,反映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但值得关注的是,主品牌安踏营收同比增长仅5.4%,显著低于年初设定的"高单位数目标",暴露出重点企业在渠道转型中的阵痛。
在国家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下(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千亿级龙头企业),安踏旗下迪桑特、Kolon Sport等户外品牌表现亮眼。其他品牌营收达74.1亿元(同比+61%),远超预期的30%增速,其中滑雪装备、徒步鞋服等专业品类销量激增。反观主品牌,因加速推进"大店模式"导致低线城市门店短期承压,年店效低于200万元的老店关闭直接引发营收增速环比下滑。
安踏通过"体育新零售"战略调整终端布局,主品牌上半年净减少10家至9909家门店,同步推进低效门店淘汰与旗舰店升级。数据显示其将年店效不足200万元的老旧加盟店整合为旗舰店或奥莱店,目标提升坪效至行业领先的千万元以上水平。这一举措虽符合国家《体育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中"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的要求,但短期对现金流产生压力——存货周转天数升至135天(接近历史峰值),主品牌折扣率已降至73折警戒线附近。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带来增长动能的同时,也压缩了利润空间。安踏和FILA加大电商投入使整体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反映《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指导意见》推动下的行业价格战加剧。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通过AI技术赋能产品设计与供应链管理,在费用率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实现经营利润率22.9%的稳健表现,这符合"科技赋能体育产业"的政策导向。
面对下半年主品牌营收指引下调至中单位数增长,安踏计划全年关闭300家低效门店的同时,保持迪桑特等专业品牌的扩张节奏。在国家"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下,企业需平衡政策机遇(如体育制造税收优惠)与市场挑战(库存周转效率),其渠道升级成效将直接影响中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安踏2025年上半年业绩印证了中国体育行业"分化加速、转型深化"的趋势特征。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背景下,重点企业既受益于户外运动等新兴赛道爆发,又面临传统品牌升级阵痛。未来增长核心在于通过渠道优化与产品创新提升单店效能,在库存压力与市场份额扩张间找到动态平衡点,这不仅是安踏的挑战,更是中国体育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