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中国体育产业正以赛事经济为突破口加速发展。从江苏省"苏超"到江西省城市联赛的持续升温,再到武汉、长沙等多地万人空巷的观赛盛况,2025年体育行业展现出赛事IP打造与消费场景融合的新趋势。数据显示,仅江苏"苏超"一项赛事已带动全域消费380亿元,而全国范围内体育产业规模五年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印证了这一领域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战略价值。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体育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5年夏季以来,中国多地城市足球联赛呈现爆发式增长。江苏省"苏超"联赛以业余球员与城区对抗为核心特色,在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成为现象级赛事;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已进入第六轮角逐,河北省"五超"联赛更将延续至2026年4月。8月16日武汉体育中心举办的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首场即吸引4万观众,该赛事同时设置城区组与高校组,24支参赛队伍覆盖职业俱乐部梯队、业余球队及校园代表,充分展现了全民参与的体育新生态。
国家相关部门在8月19日新闻发布会中强调,"苏超""村超"等赛事成功印证了体育消费引流效能。以江苏为例,单场6万观众规模的赛事直接拉动全域餐饮、住宿、交通等多场景消费。数据显示,通过"票根经济"模式创新,体育赛事正与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等领域深度结合形成黄金组合。政策层面已明确将出台专项文件推动赛事经济发展,重点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强化产业链协同,进一步激活体育消费市场潜力。
据最新统计,A股30余家体育概念股中已有9家企业实现上半年盈利,其中华利集团以16.64亿元净利润居首。尽管其业绩同比微降11%,但运动鞋销量突破1.15亿双的数据仍彰显行业韧性。估值方面,双象股份(滚动市盈率10倍)、健盛集团、奥瑞金等7只个股处于20倍以下区间,显示市场对体育赛道的长期信心。机构重点关注名单中,华利集团获得38家券商积极评级,森马服饰、浙江永强等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与场景创新持续获研报推荐。
行业专家指出,体育消费增长需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普及运动项目扩大参与基数;另一方面依托赛事IP开发、智能装备升级优化供给质量。当前政策正着力推进"体育+"融合发展,在2025年湖南省足球联赛9月7日开幕的长沙揭幕战上,赛事方已同步规划旅游路线与文创产品展销,这种"观赛+体验"模式将成为未来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元,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展望
从区域联赛的星火燎原到资本市场价值重估,2025年的中国体育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通过赛事经济激活消费市场、以融合创新拓展场景边界、借政策红利强化产业链协同,行业已构建起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随着更多城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体育IP,全民健身战略与产业升级的共振效应将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