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简称“广电21条”)的实施,中国影视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数据显示,2024年电视剧备案数量为593部、集数19674集,较2019年分别下降34.5%和42.8%,发行量也减少近半。在此背景下,“广电21条”通过政策松绑与创新机制设计,推动行业向精品化、多元化发展,并为头部企业提供战略机遇期。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影视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广电21条”的核心是打破行业天花板,例如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放宽古装剧比例至30%,并支持微短剧进入电视端播出。这一调整旨在解决当前产能萎缩问题——2024年电视剧发行量仅115部,较2019年下降54.7%。政策允许季播剧缩短间隔周期,并试点“边审边播”机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头部企业如芒果超媒凭借近百部储备影视剧,已着手优化制作流程以匹配新规则。
新规允许电视台经批准后在电视剧中插入30秒广告,这依赖于智能广告识别与精准投放技术。此外,推动境外节目引进需结合AI内容审核系统,确保合规性的同时提升播出效率。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版权纠纷案件同比减少18%,反映政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效果。重点企业正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数字版权管理体系,为长视频平台缓解成本压力。
“一剧多星”和联购联播政策打破传统分发壁垒,推动影视内容跨平台流通。例如横店影视通过优化季播剧排期策略,已储备多部IP大剧以应对新机遇。机构预测,政策红利将吸引资本回归长视频行业:中信证券分析显示,优质内容供给增加可提升用户付费意愿,预计2025年头部平台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
“广电21条”明确加强4K/8K超高清节目制作,这要求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数据显示,当前超高清内容占比不足10%,而政策支持下该比例有望在两年内提升至30%。同时,AI辅助剧本创作、虚拟拍摄等技术被重点提及,重点企业如阅文集团正通过算法优化IP影视化路径,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试错成本。
2025年的中国影视行业正经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驱动”的转型。“广电21条”通过政策松绑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既解决产能萎缩问题,又为龙头企业开辟新增长空间。未来,影视内容将更注重精品化、多元化,并依托超高清、AI等技术重塑产业链价值。随着资本回流和版权环境改善,行业有望在2025年底前实现供需两端的结构性修复,为全球观众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故事与制作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