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清洁能源产业正迎来关键发展机遇期。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达38.5%,其中水电、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稳居全球首位。随着"双碳"战略纵深推进,2025年上半年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半年度成绩单,既反映了清洁能源行业面临的阶段性挑战,更展现出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实现逆势增长的样本价值。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广西能源凭借"厂网合一"的区位优势,在水电领域展现强劲抗风险能力。2025年上半年虽遭遇贺江、桂江等流域来水同比减少的不利条件,公司通过精细化调度实现增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水力发电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仍达1.02亿元。在火电业务端,广投贺州电厂通过节能减耗技术应用,在煤价下行与电价承压双重压力下有效控制成本。电网业务方面,企业通过优化供电网络、引入低价电源等举措,保障了毛利水平的稳定。
公司新能源板块表现尤为亮眼。作为广西首个全容量并网的防城港海上风电项目,在2024年底建成投运后迅速释放产能效益。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14亿千瓦时,贡献利润达0.42亿元,成为企业摆脱传统能源周期波动的核心引擎。陆上新能源布局同样成果显著:印山光伏电站(一期)于5月底并网发电,仁义风电场项目完成首次并网调试。这些新项目的投产不仅优化了电源结构,更验证了清洁能源投资的长期回报潜力。
当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风光储一体化加速推进,二是海上风电开发进入规模化阶段。从投资视角看,具备优质资源储备和运营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广西能源通过"海陆并进"的战略布局,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转首季亏损态势,二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充分证明清洁能源转型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可行性。
2025年是观察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广西能源半年报不仅展现了企业自身穿越周期的成长韧性,更折射出行业整体向好趋势——当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与市场化运营形成合力时,清洁能源投资正在从概念走向实绩。随着海上风电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及陆上风光基地建设提速,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释放业绩弹性,为能源转型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