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其中铁路网络的延伸和升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截至2025年上半年,西藏境内已建成运营及在建铁路里程突破1800公里,较五年前增长67%,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推进显著提升了高原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数据显示,2023-2024年度央企在西藏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比例达到35%,其中铁路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超40%。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铁路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国资央企正以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标志性项目为抓手,持续强化西藏与内地的经济纽带。截至2025年8月,川藏铁路拉林段日均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货运量同比增长21%,成为青藏高原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在建的拉萨至林芝延伸线预计2026年通车后,将新增运营里程240公里,覆盖沿线9个重点开发区。国资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央企在西藏铁路领域完成投资1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为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小而美"项目实施策略,央企累计在西藏投建基层医疗站点65个、教育设施42处,其中铁路沿线配套建设的17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已带动超3万户农牧民增收。消费帮扶方面,依托铁路物流网络打造的高原特色产品供应链,使青稞、牦牛肉等农畜产品的外销效率提升40%。文旅产业联动上,铁路站点周边新开发景区接待游客量较2019年增长280%,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300余个。
通过"央企市场化促就业"专项计划,西藏籍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截至2025年6月,累计组织17场专场招聘会,提供铁路运营维护、技术培训等岗位8300个,其中定向培养的高原机车驾驶人才已达450人。数据显示,在央企对口帮扶下,西藏籍毕业生留区就业比例从2019年的68%提升至当前的85%,形成"输血造血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
在交通网络延伸的同时,央企同步推进边境口岸铁路专用线建设,在藏东南地区新建4个综合交通枢纽节点。通过铁路沿线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已覆盖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有效促进跨区域经济协作。统计显示,2025年西藏边境贸易额中73%经由铁路运输完成,较五年前提升近三成。
国资央企正以铁路建设为战略支点,在西藏构建起"交通+产业+民生"的立体化发展格局。通过持续加大基建投资、精准实施就业帮扶、深化民族团结协作,不仅有效推动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更在促进边疆稳固和生态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雅下水电配套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的落地,预计到2030年西藏铁路货运量将突破850万吨/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