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总览:2025年1-8月铁路客运量及区域经济联动趋势
自今年7月1日开启的62天暑期运输周期中,我国铁路网络持续面临大客流考验。截至8月中旬,以西北地区为核心的枢纽站点如天水南站、陇海线天水站等,客流量已突破百万级规模,折射出旅游出行与学生返校叠加效应下的市场需求韧性。本文结合天水铁路暑运实际运营数据,分析当前铁路市场动态及未来投资方向。
截至8月13日,兰州铁路局天水车站管内累计发送旅客达115.88万人次,同比增长2%。其中天水南站作为高铁枢纽表现尤为突出,以73.2万次发送量领跑,较去年同期增长4.5%,日均客流量稳定在1.66万人次以上。短途方向兰州、西安客流占比显著,长途线路则以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中心为热门目的地。值得关注的是,暑期后半段(8月20日后)将迎来学生返校高峰,预计天水南站单日发送量将突破2.1万人次,进一步考验铁路运力调配能力。
市场分析显示,暑期出行需求呈现“周末潮汐效应”特征。数据显示,天水南站周五至周日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超30%,反映周边游、探亲流的周期性释放。同时,长途线路中北京、上海方向车票预售率持续高位(达95%以上),表明商务差旅与跨省旅游需求同步升温。陇海线天水站作为普速铁路枢纽,截至8月中旬已发送旅客21万人次,近期日均客流突破5600人次,学生流占比攀升至40%,验证了教育行业对区域交通的拉动作用。
投资视角下,运力优化与服务升级或成关键增长点。天水南站动态调整“一日一图”策略,高峰时段开行动车组达150列,较日常增加20%;陇海线通过增开发往昆山、武昌等方向的临时列车,填补既有线路运力缺口。此类灵活调度模式既缓解了瞬时客流压力,也为铁路资产利用率提升提供可复制案例。
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压力,天水站区通过技术赋能与服务创新强化竞争力:
从投资维度看,此类措施不仅直接提升单站收益(如天水南站预计全年发送量突破108万人次),更通过线路网络化布局推动区域旅游经济联动。例如,西安-天水高铁3小时通勤圈的形成,已带动两地文旅消费增长约12%。
铁路暑运数据背后的市场逻辑与投资启示
2025年暑期运输半程数据显示,以天水为代表的枢纽站点正通过精准供需匹配实现客流量逆势增长。其经验揭示了铁路行业两大趋势:一是短途高频出行与长途商务需求的双重支撑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仍有扩容空间;二是智能化服务与灵活运力调配将成为提升资产回报率的核心手段。随着学生返校高峰临近及旅游旺季延续,预计全年铁路客运量将继续刷新纪录,为基础设施投资、智慧交通改造等领域提供长期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