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酱香型白酒是一种以高粱、麦芽、红曲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和复杂的发酵过程所生产的白酒。酱香型白酒近年来受到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以下是2025年酱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分析。
(一)市场规模
《2025-2030年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2024年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规模达到2300亿元,销售量预计达到72万千升,同比增长分别为21%和20%。酱香型白酒的销售情况也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酱香型白酒实现销售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茅台作为酱香型白酒的领军企业,其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上半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达到819.31亿元,同比增长17.76%;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15.88%。这一业绩不仅为茅台自身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也带动了整个酱香型白酒行业的销售增长。
(二)市场增长因素
酱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分析显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日益增长,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卓越的品质,成为高端消费市场的宠儿。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成功塑造了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酱香型白酒品牌,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酱香型白酒因其低醉酒度、易醒酒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视为健康饮酒的选择。
(一)市场竞争格局
酱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分析提到茅台独占超高端市场,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习酒、郎酒组成200亿级第二梯队;国台、珍酒等50-100亿企业陷入差异化突围战。非核心产区中小企业面临“三无困境”(无品牌溢价、无渠道掌控、无资本支持),2024年淘汰率超40%。商务宴请占比40%,私人收藏增长30%,直播电商贡献35%新客,抖音“开瓶挑战赛”播放量破50亿次。
(二)市场产能份额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产能的扩大。2023年,中国酱香型白酒产能扩张至75万千升,同比增长7.1%,占我国白酒总产能的11.9%。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酱香型白酒市场不断发展,产能占比不断提升,酱香型白酒在整体白酒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白酒销售第一品类。
(一)市场标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0781.4—2024《白酒质量要求 第4部分:酱香型白酒》代替了GB/T 26760—2011,新国标的实施日期为2025年6月1日。据了解,新国标修改了酱香型白酒的概念定义,对固态发酵酒和酒精酿造酒进行了区分。新国标规定,酱香型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采用高温大曲等为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勾调而成,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具有酱香特征风格的白酒。
(二)市场变化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原材料以及环保理念逐渐受到关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强调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酿酒原料和传统的手工酿造工艺,契合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追求。随着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酱香型白酒逐渐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酱香型白酒在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的认知度也在逐步提高。
总体看来,酱香型白酒的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在高端消费市场和国际化扩展方面。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国际化,酱香型白酒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