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交出亮眼成绩单。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农村地区道路网络持续完善,乡村文化品牌如“村超”“村BA”成为现象级活动。这些进展不仅体现了农业现代化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更彰显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提升产业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成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业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实践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亿斤,较上年增长1.8%,创历史新高。智能农机装备应用面积占比提升至65%,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全国90%以上产粮大县,精准施肥、无人机植保等技术使单位亩均增产超12%。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覆盖农田达7.8亿亩,有效缓解了资源约束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51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物流网络覆盖率从2020年的68%提升至93%,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2.1万亿元。"因路而兴"效应凸显,特色农业产业带沿线村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8.7%,高于全国农村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乡村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村超""村BA"等草根赛事吸引超3亿人次线上线下参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业收入增长40%。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覆盖全国85%的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数量突破12万个。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持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人数达276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率提升35%,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新阶段。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振兴画卷正在广袤田野徐徐展开。站在新起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将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