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的全球锂电池市场呈现显著的两极分化态势,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及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数据显示,两家公司通过市场份额扩张和技术壁垒提升,在盈利能力、产能利用率等核心指标上实现了突破性增长,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则持续受到挤压。本文基于最新行业数据与企业表现,解析锂电池行业的竞争态势与关键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根据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统计,2024年中国六家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合计占据67.1%的市场份额,较2023年上升3.7个百分点。至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比亚迪以17.2%的份额位居第二,并延续了自202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轨迹(同比增长超30%)。行业前十名中,中国企业数量稳定在六家,且头部企业间的差距持续拉大。
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达304.8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33%。其销售净利率攀升至18.09%,不仅刷新上市以来同期纪录,更较历史平均水平(约10%)翻倍增长。这一表现得益于多方面因素: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产能达345GWh,产量310GWh,产能利用率达近九年峰值。其资本支出持续加码,预计2025年底总产能将突破900GWh,支撑650GWh的年度出货目标。比亚迪亦通过港股融资超435亿港元,加速海外技术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两家企业的战略聚焦点包括:
在头部企业扩张的同时,中小企业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锂电池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80%,且车企自研电池趋势(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进一步压缩外部供应商空间。此外,政策变化(如国内储能强制配储取消)与国际贸易壁垒也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相比之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通过技术专利储备和全球化产能布局,持续强化“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
2025年的锂电池市场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在规模、技术和成本控制上形成多维壁垒,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同步攀升;而中小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随着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锂电池行业的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变量。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持续领跑,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主导地位已难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