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农产品冷链周转量突破150万吨,全疆骨干网络加速成型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产业迎来关键发展机遇期。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冷库库容总量达893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7%,其中新疆地区增速居西北五省首位。作为西部冷链物流枢纽的重要节点,石河子市依托“城东-双港”冷链集群建设,正加速形成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兵团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创新路径。
石河子地处新疆几何中心,依托兰新铁路、连霍高速等交通动脉,构建起“铁公空”多式联运网络。该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冷库库容43.21万立方米,占兵团总量的28%,其中保鲜库占比69%;年冷链周转量达70万吨,较五年前增长超3倍。依托下野地西瓜、一四三团蟠桃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八师石河子市已形成“师-团-连”三级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服务范围覆盖北疆4个师市及昌吉州、塔城地区。
“城东”生活物流中心聚焦农产品流通前端,通过建设净菜加工中心、智慧农贸市场等设施,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精准配送。其配套的绿珠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达500吨,涵盖果蔬、冻品等多品类。而“双港”片区则定位为国际冷链枢纽,配备海关集中查验场所和铁路专用线,2024年新增冷链物流专列3条,其中与无锡合作的物理保鲜冷藏集装箱技术使农产品损耗率降低18%。
石河子基地突破传统仓储模式,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整合订单、运输、库存数据,实现全程温控可视化管理。2025年计划引入低空物流无人机配送系统,重点覆盖偏远团场生鲜农产品收储环节。数据显示,实施智慧化改造后冷库使用效率提升40%,客户黏性增强使冷链货物平均停留时长从1.2天延长至3.8天。目前基地正联合阿拉尔冷链物流基地共建兵团“双枢纽”,共同开拓中亚农产品跨境贸易通道。
根据建设规划,到2030年石河子基地冷库容积将扩容至30万立方米,年运营量目标提升至150万吨。通过对接全国“四纵四横”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已与山东寿光、广东湛江等沿海枢纽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在品牌建设方面,计划培育5-10个具有兵团特色的农产品冷链品牌,力争将蔬菜腐损率控制在25%以下,肉类损耗降至10%,推动冷链物流服务半径覆盖中亚五国主要城市。
当前,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成效表明:通过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新疆地区正加速构建辐射西北、联通欧亚的冷链物流新格局。随着技术迭代与模式升级,以石河子为样板的区域冷链体系将持续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保障民生供给和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