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奶粉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随着出生率变化、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头部企业如中国飞鹤公布的业绩预警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应。数据显示,其上半年收益预期同比下滑约10%,股价单日最大跌幅超18%。与此同时,行业整体在政策扶持下呈现结构性复苏迹象,高端化与渠道优化成为核心战略方向。本文通过解析企业动态、市场环境及投资逻辑,揭示奶粉行业的短期挑战与长期机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奶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6月,中国飞鹤预计实现收益约91亿元至93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的101亿元下降7.9%-10%。这一下滑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出生率连续多年走低导致奶粉行业整体承压,尽管2024年新生儿数量回升带动二段奶粉需求增长,但市场仍处于修复初期;其次,企业主动推进渠道库存优化策略,减少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渠道库存以维持产品新鲜度。
从投资视角看,政策端释放积极信号:多地推出的生育补贴计划虽短期挤压企业利润(如飞鹤上半年因生育补贴支出导致收入下降),但长期有望提振消费信心。行业分析师指出,2025年我国婴配粉市场规模预计同比收缩1.2%,降幅较前两年显著收窄,显示出生育支持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显现。
中国飞鹤在财报中强调“鲜萃活性营养”战略,聚焦超高端产品线(如星飞帆系列)以提升竞争力。2024年其超高端奶粉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推动全年营收达207.49亿元、净利润35.70亿元。这一策略契合行业趋势——消费者对品质与功能性的需求升级正推动高端奶粉市场份额扩大。
然而,渠道改革仍是关键挑战。飞鹤通过降低库存确保货架新鲜度,但短期可能影响收入增速。同时,全脂奶粉减值计提和政府补助减少也加剧了利润压力。未来,企业需在优化供应链效率、强化品牌壁垒与控制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
面对短期业绩波动,中国飞鹤宣布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资金回购股份,并计划2025年派发不低于20亿元股息(参考2024年76%的高分红率)。这一举措释放双重信号:其一,公司对现金流管理能力有信心——尽管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约37%,但全年经营性现金流有望改善;其二,通过回购稳定投资者预期,在行业整合期巩固市场地位。
分析师认为,奶粉行业的资本回报逻辑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与股东回馈”。飞鹤的高分红策略(预计2025年股息率约6%)可能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关注,尤其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更具投资吸引力。
中长期看,奶粉行业的增长动力将来自两方面:一是生育支持政策的持续落地。2025年多地加码补贴力度(如部分城市提供每孩最高3万元补助),预计新生儿数量将在2-3年内企稳回升;二是产品创新与功能化深化。飞鹤等企业正通过“新鲜奶源+精准配方”打造差异化优势,同时拓展功能性营养品市场以应对婴幼儿奶粉需求波动风险。
此外,数字化渠道建设(如星妈平台)或成为新增长点。行业数据显示,线上销售占比已从2019年的不足20%提升至当前的35%,未来将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
总结
2025年是中国奶粉行业的关键转型期:短期业绩波动反映出生育率、政策调整及渠道改革的叠加影响;长期看,高端化趋势、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为头部企业创造结构性机会。投资者需关注企业成本管控能力、产品矩阵升级速度以及对政策变化的响应效率。在行业整合与分化并存的背景下,具备品牌力、研发实力和现金流优势的企业有望巩固领先地位,并通过分红策略增强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