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乳制品行业呈现显著分化态势。液态奶市场仍受供需压力困扰,而奶粉业务却逆势增长,成为乳企财报亮点。数据显示,头部企业如伊利、蒙牛及外资品牌a2牛奶公司均在奶粉领域实现营收提升,政策红利与产业转型双轮驱动下,市场格局正加速重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奶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最新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起,国家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的生育补贴,直接提振了家庭消费能力与需求基数。政策叠加人口出生率趋稳效应,推动奶粉市场走出低谷。
数据表现:
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利好下,奶粉行业初步扭转了此前因出生率下滑和价格战导致的颓势。控货稳价策略成效显著,企业通过优化渠道、升级配方等举措提升盈利空间。
为突破婴配粉单一市场的增长瓶颈,乳企正通过业务延伸构建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从婴幼儿到成人、中老年群体,覆盖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成为核心战略。
这一转型不仅缓解了婴配粉市场的竞争压力,更打开了成人奶粉、儿童营养粉等增量空间,推动行业从“生存竞争”向“价值竞争”升级。
2024年新国标实施后,市场进入整合期。头部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强化优势,而部分采取低价策略的企业则面临经营困境。
当前中国奶粉市场呈现“高端化、全龄化”特征,政策支持叠加消费升级趋势下,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展望
2025年是中国奶粉产业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在生育补贴等政策推动下,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企业通过产品线拓展与产能优化构建护城河,外资与本土品牌的竞争进入新阶段。然而,如何在“全家营养”赛道中实现差异化创新、平衡价格体系与利润率,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未来,奶粉市场回暖或将带动乳制品整体复苏,但长期竞争力仍取决于企业能否精准把握政策红利与消费需求的深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