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服装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瑜伽市场格局重构:品牌竞争与消费趋势深度解析
 瑜伽 2025-07-04 13:41:0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运动服饰行业持续细分化发展,瑜伽品类凭借其对女性健康生活方式的精准触达,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瑜伽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面对这一潜力赛道,国际品牌lululemon与本土新锐MAIA ACTIVE正展开差异化竞争,而安踏集团的入局更将行业格局推向新的转折点。

  一、瑜伽服饰市场竞争白热化:从单核突破到全域渗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瑜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作为最早深耕女性瑜伽市场的标杆企业,lululemon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营收达3.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6亿元),同比增长21%,门店网络扩展至154家。值得注意的是,其战略重心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奥特莱斯渠道的布局加速了消费群体覆盖。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MAIA ACTIVE,在被安踏收购后采取聚焦策略:一方面砍掉户外等非核心品类,将产品矩阵压缩至瑜伽相关领域;另一方面严控门店扩张节奏,2025年计划维持约55家线下店规模,重点布局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商圈。这种"小步快走"模式使其在用户心智中强化了"亚洲女性专属瑜伽品牌"定位。

  二、价格带与客群的差异化竞争:平替逻辑下的市场分层

  从产品定价看,MAIA ACTIVE天猫旗舰店热销单品(如399元瑜伽裤)与lululemon千元级运动夹克形成明显区隔。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品牌调性区别,更折射出消费分级趋势下两个价格带的市场需求:2025年数据显示,300-600元价位段产品在瑜伽服饰市场占比提升至41%,显示出中端市场的崛起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MAIA ACTIVE天猫粉丝量(135万)仅为lululemon(510万)的四分之一,但其年轻客群增速显著——25-35岁消费群体贡献了68%的销售额,这部分人群正是推动瑜伽文化本土化的核心力量。

  三、供应链与渠道的双向突围:安踏生态赋能下的新变量

  通过整合亚玛芬旗下始祖鸟的技术资源和狼爪品牌的户外基因,MAIA ACTIVE正在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2025年Q1财报显示,包含该品牌在内的"其他品牌"零售额同比激增65-70%,印证了精准定位的有效性。而安踏为MAIA ACTIVE规划的"亚洲女性瑜伽专家"路线,本质上是在复制FILA成功经验——通过细分领域建立品类领导地位后再寻求扩张。

  反观lululemon,在营收增长放缓压力下(国际业务增速19%),正尝试突破传统边界:2025年营销活动启用男演员与健身达人组合,意图打破"女性专属"认知;同时推出联名系列拓展运动场景外延。这种战略转型虽带来市场关注度,却也引发核心用户对品牌定位稀释的担忧。

  四、行业进化新趋势:技术革新与场景扩容

  技术端,智能面料研发成为竞争新赛道。MAIA ACTIVE近期推出的动态支撑科技专利已应用于80%的核心产品线;lululemon则通过收购运动科技初创公司强化护城河。渠道方面,线下体验店的瑜伽课程融合模式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6月,头部品牌平均单店每月举办12场免费教学活动,将健身场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总结

  中国瑜伽市场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到精耕细作的关键转型期。lululemon凭借先发优势巩固高端地位的同时面临多元化挑战,而MAIA ACTIVE通过聚焦策略快速抢占中端市场份额。随着安踏生态资源的持续注入以及本土品牌技术壁垒的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瑜伽服饰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行业竞争将更多体现在场景创新、科技赋能与用户社群运营等维度。未来的市场格局演变,既考验品牌的精准定位能力,也依赖对消费分级趋势的深刻洞察。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瑜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