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瑜伽作为一项备受欢迎的健身运动,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与变革。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 (2021 - 2025 年)》,为瑜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健身方式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瑜伽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2025年,瑜伽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深入剖析瑜伽行业现状,探索其发展策略,对于推动瑜伽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瑜伽” 音译自梵文 “yoga”,它起源于印度,是一种传统健身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塑造健康的体魄,更在于让人们获得平和的心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深层含义来讲,“瑜伽” 有 “连接、结合” 之意,即把身体与精神相连,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融合为一体。如今,瑜伽常被视为健身塑形的运动,通过拉、伸、扭等动作锻炼筋骨和肌肉,增强身体柔韧性,提升各项机能。不过,练习瑜伽的精髓在于身心合一,这一点在现代瑜伽练习中不应被忽视。
自2016年起,瑜伽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相关机构,并更名为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还编制出版了《健身瑜伽体位标准》《健身瑜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等书籍,为瑜伽运动的规范发展提供指导。当前,各类瑜伽培训活动丰富多样,涵盖教练员、段位制、晋段官和裁判员等培训考试,瑜伽比赛也频繁举办,营造出良好的运动氛围。在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动下,人们健身意识增强,瑜伽练习人群遍布全国,掀起了一股瑜伽热潮。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瑜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瑜伽运动具有明显优势。它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低,一张瑜伽垫、一块平整场地即可开展练习,室内外场地均可选择,如瑜伽馆、健身房、公园等。瑜伽课程形式丰富,有团体课、私教课、独自练习等,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在全民健身中展现出独特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目前,我国瑜伽行业管理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影响了瑜伽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和在全民中的推广普及。各管理部门职责不清,限制了瑜伽运动在体育项目中的地位。虽然相关部门成立了推广委员会,但该委员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有不足,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瑜伽运动的市场化发展程度不高,存在宣传误导、过度开发、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不仅阻碍了瑜伽运动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还影响了其在全民健身中功能的发挥,亟待提升市场运营水平,规范市场秩序。
师资队伍是瑜伽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当前我国瑜伽师资队伍在规模和专业水平上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瑜伽市场发展的需求,不利于为练习者提供专业指导,制约了瑜伽运动的发展。
我国院校的瑜伽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流派定位不准确、盲目照搬等问题。部分教师受西方教学理念影响,创新课程时缺乏系统性,忽视学生实际感受,未能充分发挥瑜伽运动的多样化功能,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瑜伽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开展效率。
针对瑜伽行业存在的非法经营、收费混乱等问题,需优化组织管理体系。一方面,完善全国瑜伽运动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扩大管理范围,负责瑜伽运动的宣传、管理和研究等工作;另一方面,准确定位瑜伽运动行业,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标准。同时,加强对瑜伽市场的治理,成立各级瑜伽运动委员会,规范瑜伽馆经营行为,共同推动瑜伽运动的发展。
为促进瑜伽运动的市场化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完善市场发展体系。各级瑜伽委员会要发挥职能作用,改进瑜伽馆运营模式,创新服务体系,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各部门协作。瑜伽馆应将全民健身融入经营过程,扩大受众群体,满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需求,解决营销和宣传问题。此外,政府还应增加瑜伽运动场地资源供给,支持建设各类场馆,推动瑜伽行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瑜伽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部门应重视瑜伽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研讨会,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实现双赢。同时,完善瑜伽师资认证体系,提高认证含金量,保障瑜伽市场的规范发展。
针对院校瑜伽课程体系的问题,需从多方面进行改进。要理性看待西方瑜伽教学理念,结合本国实际和全民健身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众需求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 “互联网 + 瑜伽” 课程体系,开设网络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瑜伽运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2025年的瑜伽行业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运营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和课程体系有缺陷等挑战。通过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市场化运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以及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等策略,能够有效推动瑜伽运动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瑜伽运动在促进大众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让瑜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