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数据显示:上半年花生均价同比下滑8%-13%,新季种植面积预增4%)
2025年上半年价格波动回顾与当前市场定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花生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花生市场呈现"底部回升后趋稳"的特征。尽管山东、河南等主产区油料均价同比下跌约11%-13%,但二季度末商品米价格较年初已反弹超1300元/吨。当前持货环节从农户向贸易商转移,基层余货率不足5%(河南4.2%,辽宁3.9%),叠加进口量锐减46%-86%,共同支撑了国内花生供应端的短期紧平衡状态。
根据农业调研数据,2025年花生播种面积预计达到457.49万公顷(同比+4%),河南副产区改种现象显著,东北地区地租成本下降推动扩种,山东局部减幅有限。若无极端天气影响,产量或达1715.59万吨(+5%)。这一供给增量将直接冲击后续市场:
2025年上半年进口花生果仅3.5万吨(↓46%)、米类5.13万吨(↓86%),主要因苏丹局势动荡及塞内加尔出口延迟。这一缺口短期内被国内贸易商库存填补,但长期仍需关注:
1. 7-8月过渡期:陈米余量不足支撑价格维持高位(参考驻马店白沙通货米8400元/吨)
2. 9月集中上市后:新花生开秤价或短暂高开(预估高于陈米5%-10%),但随后因供应放量快速回落至成本线附近
3. 年度均价展望:河南主产区通货米价格可能在8100-10000元/吨区间波动,同比下滑约2.79%
当前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总结与展望
2025年花生市场将经历从紧平衡到宽松的转折。新季增产叠加进口受限背景下,价格重心下移趋势明确,但阶段性供需错配(如农户集中销售期)可能放大波动幅度。建议产业链参与者重点关注:
1. 9月新米上市节奏与质量成色
2. 油厂收购策略对基差的影响传导
3. 国际局势变化导致的进口恢复弹性
行业资讯持续表明,未来竞争焦点将转向成本控制、库存管理及多元化销售渠道建设。在供应宽松预期下,价格波动或倒逼产业集中度提升与标准化进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