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航空运输量持续增长,2025年中国民航局针对锂电池设备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数据显示,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4亿人次/年,其中便携式电子设备安全成为行业监管重点。在此背景下,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自6月28日起实施充电宝携带新规,为乘客出行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并同步升级配套服务设施,体现了航空安全管理与便民服务并重的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飞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根据民航局最新要求,旅客乘坐境内航班时禁止携带未通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或标识模糊的充电宝。同时,涉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目录的品牌型号也需在安检环节主动申报。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共发布充电宝召回公告17次,涉及约58万件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深圳机场已在值机区、安检通道设置专项提示标识,并安排专员进行合规性检查,确保飞行安全标准有效落地。
为减少新规对旅客出行的影响,深圳机场创新推出充电宝暂存服务。不符合携带标准的设备可存放于四层B岛尾部专用柜台,最长保存期限为7个自然日。逾期未领取的将移交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环保拆解,全年预计处理约2.3万件不符合标准的锂电池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暂存服务全程免费且无需提前预约,但旅客需妥善保管电子回执单以备提取。
对于已进入国家缺陷产品召回名单的品牌充电宝(如安克、罗马仕等),深圳机场提供现场自弃通道。乘客可直接将设备交由值机或安检人员,无需通过快递渠道寄回厂家。同时,未在召回批次但符合3C认证的设备仍需满足容量限制:额定能量≤100Wh可随身携带;100-160Wh需经航空公司批准且每人限带2个。数据显示,该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机场锂电池安全事故风险降低约47%。
针对国际及地区航班,深圳机场维持原有充电宝携带标准不变,即允许乘客携带不超过160Wh的个人使用设备。境外生产的充电宝仅需符合原产国认证要求,无需额外通过中国3C检测。旅客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消费品召回"专栏查询具体产品状态,该平台2025年已新增中英文双语检索功能,日均访问量突破1.2万人次。
总结来看,深圳机场新规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航安全管理进入精细化阶段,既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飞行安全系数,又以人性化服务保障旅客权益。随着锂电池储能密度与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行业正逐步形成"准入-监测-处置"全链条治理体系,为全球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未来,这种将技术创新、标准升级和服务优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或将成为衡量国际枢纽机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