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6月3日,在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的《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引发行业关注。数据显示,今年1-4月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达146万人次,同比增长57.1%,旅游消费规模突破19亿美元。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双向发力,北京正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支付便利化建设,加速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与入境首选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入境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北京市聚焦世界遗产游、胡同文化体验、中轴骑行等特色项目,持续擦亮"漫步北京"品牌。通过强化"大美中轴"IP建设,推出都市夜色游、京郊乡村游等沉浸式线路,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同时针对过境免签群体开发半日游产品包,覆盖文化遗产、主题乐园等多元场景,为短暂停留的国际旅客提供快速了解北京的文化窗口。
在通关效率方面,北京两机场增设"临时入境许可"办理专区,实现签发流程一站式完成。退税环节创新推出"全城退税、一点通办"模式,在重点商圈设立集中退付点。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持续优化,加密国际航线网络布局,今年前5个月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21万人次,同比增长40%。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国际旅客的便利度与满意度。
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口岸出入境客流已突破800万人次,单方面免签政策惠及69万外籍游客。从客源结构看,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游客增长显著。在供给端,行业主动适配"散客化、个性化"趋势,发布"北京新发现"十大主题线路,涵盖非遗体验、胡同探访等特色内容。旅游企业通过升级机场周边游服务包,将故宫半日游与网红餐厅打卡结合,精准对接中转游客需求。
北京市率先实现维萨卡、万事达卡拍卡乘地铁,并将于6月底扩展至美国运通和吉事美卡。目前已有137个国家的银行卡在京直接使用,外币兑换点与外卡受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指出,支付场景覆盖正从轨道交通向公交、出租车延伸,外语菜单普及与多语种导游培养成为下一步重点,这将有效提升游客体验完整性。
北京入境旅游市场的复苏态势印证了政策创新的积极效应。通过产品供给端的精准发力和服务保障体系的系统升级,这座城市正在重塑全球文旅竞争格局。从世界文化遗产到市井烟火气,从便捷通关到无界支付,这些举措不仅加速了市场供需的双向奔赴,更让北京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程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与强劲动能。未来随着更多服务细节优化,必将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深度体验首都的文化厚度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