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注:此处为总标题,不含"标题"字样)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零售市场持续受关税政策、消费疲软及线上竞争冲击。美国老牌百货连锁企业Kohl’s在多重压力下交出超预期的业绩答卷,并坚定维持全年财务目标,其转型策略与行业应对路径引发关注。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正通过门店优化、业态创新等举措,在传统零售寒冬中探索突围之道。
Kohl’s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每股亏损13美分,显著优于此前预期的20-24美分区间。尽管全年销售额预计同比下降5%-7%,每股收益维持在0.1至0.6美元的目标范围,但盘前股价仍逆势上涨6%。这一表现与近期多家零售企业下调预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战略调整初步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43%,当前财报数据为投资者注入一定信心。
面对折扣店和电商的双重挤压,Kohl’s加速推进门店网络重构:一方面关闭低效运营点位,另一方面重点投资黄金地段门店升级。这一举措与竞争对手梅西百货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应对实体零售空间收缩的挑战。此外,公司通过引入丝芙兰专区拓展高潜力品类——截至3月已规划年内在全美超1100家门店增设美容护理区域,借力消费刚需领域提升客流量与客单价。
关税压力导致的消费需求不确定性并未击垮Kohl’s的基本盘:一季度可比销售额仅下降3.9%,优于市场预期4%-4.3%的跌幅区间。分析显示,美容护肤品类的需求稳定性成为关键缓冲垫,而与丝芙兰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尽管公司近期因内部管理问题解雇高层引发短期波动,但核心业务数据仍展现出抗风险能力——分析师此前预测每股亏损26美分,实际表现超出预期13美分。
在多数同行下调预期的行业背景下,Kohl’s选择维持原有财务指引,释放出对战略转型成效的信心信号。公司强调,尽管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但门店优化、业态创新及供应链效率提升等举措正在逐步落地。这一决策背后,是管理层对百货业结构性机遇的判断——通过精准定位高价值消费场景,有望在行业洗牌中抢占先机。
总结: Kohl’s第一季度财报折射出传统百货零售商在数字化与实体融合时代的生存逻辑:既要快速应对外部冲击,也要深耕核心能力构建护城河。从门店网络重构到业态创新,其路径选择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然而,在消费复苏前景不明朗的当下,如何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战略仍是所有零售商面临的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