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6日,A股与港股市场迎来剧烈波动,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超1%。其中,港股汽车板块遭遇重挫,比亚迪股份盘中一度暴跌8%,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个股集体走低,带动整个行业市值蒸发数百亿港元。分析显示,车企密集降价促销引发的连锁反应成为市场抛压主因,而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则为产业转型提供新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近期汽车股集体下挫直接源于价格战升级。以比亚迪为例,其王朝网及海洋网共22款智驾版车型推出限时促销活动,最高优惠达5.3万元人民币。其中海豹07智驾版(1.5L 125km精英型)一口价直降5.3万元至10.28万元,宋Pro DM-i智驾版起售价低至8.98万元。同时,日系车阵营也在加码促销,雷凌在上海市场最高优惠4万元,起售价仅7.38万元。这一系列降价行为不仅冲击车企短期利润,更引发投资者对行业盈利模式可持续性的担忧。
尽管短期承压,汽车产业的长期潜力仍来自技术创新驱动。在自动驾驶领域,限定运行域(ODD)下的无人驾驶正在接近商业化临界点。物流场景中,无人驾驶配送车凭借24小时运营优势获得快递、零售行业青睐;特斯拉计划于6月1日推出的Robotaxi服务将加速该技术落地,国内小马智行等企业也在多城扩展运营线路。数据显示,九识、新石器等玩家已收获大量订单,相关产业链关注度持续升温。
车企正通过技术协同探索新增长点。特斯拉将Optimus的电池、电机及AI芯片技术应用于汽车研发,实现了资源复用;小鹏第五代人形机器人搭载图灵芯片后,端侧算力显著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宇树机器人格斗大赛与智元机器人的商业化进展显示,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如宝马生产线)已实现连续20小时轮班作业,这将直接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并优化厂商盈利结构。
总结: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短期阵痛与长期机遇的交织期。价格战虽加剧竞争压力,但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为行业开辟了新的价值增长极。随着Robotaxi商业化加速及机器人与汽车制造的深度协同,产业有望在2025年后迎来结构性变革。投资者需关注技术创新带来的估值重构机会,同时警惕短期市场波动风险。当前港股汽车板块总市值约2.4万亿港元,在技术转型关键期,具备核心技术储备的企业将更有可能穿越周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