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在北京圆满闭幕。这场被誉为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的国际盛会首次登陆中国,吸引了70余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及超过2700名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清洁能源转型路径与技术创新方案。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国,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实践与成果成为大会焦点,而跨国企业的技术展示与合作签约则为全球燃气产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本届WGC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在5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集中展示了全球300余家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海外油气巨头如壳牌、道达尔等与中国“三桶油”及新奥集团、申能集团等本土企业同台交流,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条从上游供应到终端应用的技术创新。数据显示,大会开幕前一日已有超40%的参会者来自海外,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枢纽地位。
申能集团在展会上系统呈现了其“三步走”战略规划:从生物天然气生产起步,逐步推进生物质气化应用,最终实现绿氢与CCUS(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制备绿色甲醇。2024年启动的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该项目通过整合松林养猪场沼气资源及老港湿垃圾处理厂生物天然气入网,为上海市构建了首个闭环式低碳能源供应链。
日本燃气协会联合东京燃气等企业展示了电制甲烷(e甲烷)技术。该技术通过二氧化碳与绿氢合成甲烷,并利用CCUS实现碳循环回收,相较天然气可降低约30%的碳排放量。由于其能直接接入现有天然气管网,无需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日本计划到2050年用此技术替代国内90%的城市燃气需求。在近期举办的世博会中,e甲烷已在园区示范应用,成为低碳转型的高性价比方案。
中国燃气集团通过沉浸式厨房场景展区,展示了智能烟灶联动系统与全屋解决方案,并透露正积极拓展东南亚及澳洲等新兴市场。其负责人表示,泰国凭借稳定的经济环境和较高的城市集中度,成为重点目标区域之一。此外,集团旗下电商零售平台推出的定制化橱柜套餐,将燃气安全监测功能融入家居设计,为海外家庭提供本地化服务。
某东南亚能源企业持续向中国供应约800万吨/年的LNG,并与申能集团维持着始于2009年为期25年的长期协议。该企业负责人指出,中马建交50周年为双方合作创造了新契机,未来将通过技术共享和项目投资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数据显示,其目前供应的540万吨LNG已满足上海市过半天然气消费需求。
结语: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协同创新深水区
本届WGC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燃气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更凸显了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在低碳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从生物天然气到e甲烷技术的应用落地,再到跨国企业间长达数十年的战略绑定,无不印证着能源转型需多方协作的必然趋势。随着绿色甲醇、智能管网等项目的加速推进,燃气行业正以更具韧性的模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关键支撑。